全国政协常委王昌顺:统一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刻不容缓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国民航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民航行业安全、绿色、服务和效益,把绿色发展融入民航强国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降碳和污染防治为抓手,持续完善绿色民航治理体系。

  一、民航“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吨公里油耗和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

“十三五”期间,中国民航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技术应用,打赢民航蓝天保卫战,加快场内车辆“油改电”,推动飞机靠桥使用桥载电源和空调替代APU,出台《民用航空飞行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核查报告管理暂行办法》,为提高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综合管理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全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稳步提升。中国民航运输航空单位周转量油耗和碳排放连续下降,2019年我国民航运输航空每吨公里油耗和碳排放分别为0.285千克和0.898千克,均较基线(2005年水平)下降16.2%,处于历史最优水平,在全球主要航空大国中处于领先地位。机场平均每客能耗0.898千克标煤,每客二氧化碳排放0.553千克,分别较基线(2013年-2015年均值)下降15.8%和28.81%。

 二、民航绿色发展既面临多重挑战,也蕴含巨大机遇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为全面落实新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民航绿色发展对提高行业竞争力和争取行业未来发展空间的意义重大。

从国内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加速完善,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已成为各地区、各行业发展中必须严守的三条红线。中国民航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步推进民航绿色发展相关工作。

从国际看,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数增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后疫情时代,强化民航绿色复苏、重构国际竞争格局成为各方关注热点,围绕民航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标准和产品的博弈将更趋激烈。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航空减排和对外援助责任,我国民航深度参与全球民航环境治理面临更加严峻挑战。

三、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目前,中国民航拥有全球平均机龄最年轻的机队,在航空燃油效率与碳强度方面已优于欧美国家,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但是,民航依靠自身节能与减排的潜力均非常有限。民航运行与排放具有以下主要特点:航空运输国际化属性强,跨区域运行特性明显;集团化管理下,属地子公司能耗受运力综合调配影响大;航企依赖的能源可替代性差,高速发展带来的产能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国际碳减排机制和国内碳配额管理之下,航企面临压力巨大等。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部署推进,民航航企的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必须充分考虑行业特性、发展周期、国内外形势,在发展与减排的平衡中不断探寻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对航企的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应与行业发展需要相适应。作为大型移动源,航空运输能耗及排放难以合理划分至某一行政区,国际上多采取航空器注册国统一管理模式。同时,全球航企竞争日趋激烈,大规模集团化运行因便于灵活调配运力、差异化运营,已经成为各国航企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国航、东航、南航为例,三大航已分别构建起以北京、上海、广州为核心,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1000多个目的地的航线网络。为提升运行效率,三大航均在集团层面实现运力和航网结构的统筹规划,推行运行集中管理和资源集中调度机制。民航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如果按注册地原则,航空公司能耗总量考核指标将归口至集团下属子公司所在省市进行管理。由于各地政策制度和标准差异,在成本压力引导下,航企将被动调整运力,打破集中高效管理的运行平衡,不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对航企的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应与国际国内形势相适应。未来10-15年,中国民航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但我国碳市场和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均刚刚起步,必须把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统一,作为现阶段民航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的基本原则。同时,坚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利用我国民航规模和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并引领国际民航相关标准制定,共同推动实施,为全球民航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实践和中国智慧。

四、各方共同努力,统一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

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促进我国民航绿色发展,统一民航企业能耗与碳排放管理机制刻不容缓,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是加强行业管理,统筹实施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逐步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各方广泛参与的绿色民航治理体系。采取整体统筹管理方式,避免现行属地化管理和分级管理模式下,对航企形成割裂式的能耗控制压力和不平衡的发展限制;利用较为完善的民航体系垂直化管理条件,实现对航企能耗的有效监控、对排放数据的立体分析,准确把握行业能耗趋势,提出科学合理的能耗控制标准,推广切实有效的节能降耗举措。

二是高度关注国际形势,结合我国民航业发展实际及对外谈判进程,统筹好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在生态环境部门指导下,发挥民航主管部门、航企、社会组织等单位的作用,形成合力,推动绿色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民航环境治理。

三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倡导践行公平公正的全球民航环境治理新理念。在顶层设计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我国航空运输企业争取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国内国际相关标准上,积极研究和参与制定,努力实现民航绿色发展相关资源要素的内外双循环。(来源:新华社)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