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机场吞吐量情结:不在乎排名那该在乎什么?

  岁末年初,对许多行业来说,“数据统计”是这个时节雷打不动的关键词。在民航机场系统,甚至整个民航业界,多年来萦绕着一种“吞吐量情结”。

  岁末年初,对许多行业来说,“数据统计”是这个时节雷打不动的关键词。在民航机场系统,甚至整个民航业界,多年来萦绕着一种“吞吐量情结”。

  这种挥之不去的情结,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对“排行榜”的膜拜。基于这种膜拜的认知偏好、心理基础一旦打牢,就有着持久的牵引力与惯性,规引着人们的行为。

  从民航业发展史来看,“客运量、货邮量、起降架次”作为机场运输生产统计的三项核心指标,一直起着业态“晴雨表”的作用,至今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问题不是出在指标数据本身,问题主要出在对待指标数据的思维、态度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行为选择。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航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上规模”与“走量”是管理层与经营层的共同心声。处在外延式发展时期,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社会的航空需求而表现出的外形扩张。追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是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

  直至今天,中国民航外延式发展时期仍在持续。但是,这种发展方式的局限性也正在显现,只不过由于外部需求依然强劲,掩盖了行业尤其是机场运营效率、运营效益的内在劣势。当前,民航业也面临着结构调整与发展转型的困惑,新旧观念交织,新老问题叠加。老思维老办法还没有完全失效,新思路新方式也没有完全确立。

  如果把如何看待机场吞吐量排行榜作为一面镜子,就可以衬映出机场管理者行为上的一些“囧态”来。

  据笔者所接触与观察,每逢阶段性统计时期,不少机场管理者都非常在乎所属机场上榜的位置,很担心在排名中掉了名次,甚至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也高度关注所在地机场的数据排名。有些不那么担心掉名次的,则是津津乐道,为指标数据的不断创新高而喜形于色。不管是哪一种情形,都可以反映出对“排行榜”的在乎与重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吞吐量情结。

  适当回顾一下20年以前那个时期民航机场的日子,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情结。尽管在今天看来,一个200-300万旅客吞吐量的机场,实在称不上热闹。但如果放在20年前,这种规模的正处级单位建制的航站,因为“量”上去了,一般就具有向上级部门要求“行政升格”的充分理由了。当时的很多民航省(区)局所在地机场,也就是这个生产规模。大而全、小而全的相对封闭式的好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当时的情况下,机场吞吐量上去了,就是天大的喜讯,直接意味着收益的增加。尽管受硬件条件制约很大,但开辟航线,多飞航班,把量搞上去,是铁定的第一目标。再后来,基础条件有所改善,同时摊子也日渐大,成本明显增加了,这又想到“开源节流”。从这时候起,抓“效益”,既有了现实动力,又有了直观感受。

  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超越当初的范畴。收益与成本,仍然是管理者反复盘算的两个方面。但是,对业务结构与发展方式的理解,则未必足够到位。

  吞吐量情结,不但萦绕在民航业内,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认知。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一些主流媒体及相关机构是如何受影响的。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一下“全国机场吞吐量排名”,你就会看到各种现象。至少,你会知道,从“排行榜”发布的频次上,既有年度排名,又有半年排名,甚至季度排名。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竟然也有“全国机场百强排行榜”。老天!你知道当今中国只有多少座民用运输机场吗?这种百强排行榜,如果不是单纯地出于数据统计的需要,可以说,“进入百强”的意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最新统计,2014年,“千万级”机场已达24家。在这个“第一梯队”里,前面几家龙头老大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大体上看,10名以后的座次,在未来日子里是有可能互争高下的。但就算每年排名产生小范围变动,更多地应视为一种常态吧,有必要那么在乎吗?

  那么,我们应该在乎什么呢?

  应该在乎自身的业务结构与质量效率。

  民航业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伴随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也必然会面临自身的“新常态”。但目前看,我们对于这种新常态的认识与理解不足。在我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稳定增长的宏观演进过程中,民航业发展方式,如何实现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转变?民航业内部结构,如何做到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面临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竞争以及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未来前景,包括机场经济在内在民航业,如何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动力?如何维系传统增长点的同时,转向新的增长点?

  我们在回答好上述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也许,我们会逐步走出萦绕多年的“吞吐量情结”,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发展情怀。

  我们应该超越线性思维。数据更要挖掘,数据蕴含力量。

  【再议某种情结】本人探讨“机场吞吐量”排行榜的文章发表后,转载的不少,也引发一些讨论。从中,我受到启发。严格来说,我的文章存在一个概念不清,就是“吞吐量情结”与“排行榜情结”是有区别的。其实,我的本意是指“排行榜情结”。正如文中也提到,吞吐量作为重要指标,其参考价值依然存在。吞吐量数据,作为科学管理的依据,意义非凡,是“大数据库”的基础。纵向排行、排位信息,也有作用但较为局限,只是“小数据”。前者是数据挖掘开发的基础,是向内求解,发现结构问题,以问题导向去改善管理运营,是内功。后者是通过与外部比较,发现自己的方位,但排名本身提供不了解决内部问题的方法。线性思维,容易陷入非此即彼,非对即错。而具体地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有时需要引入一点逆向思维,作多面的、立体的系统分析,才能更好揭示一个问题的本质。我很赞同一位评论者的观点,除了吞吐量,我们还能做别的思考。一位老总也说,只追求增量,越到后来越吃力。我们观察一种现象,引入一个概念、标签来描述它,比如“情结”,目的不是要彻底取消它(否则又是线性思维了),而是要注视它、理解它,继而做出我们理性的行为选择。如此把握,善莫大焉!

  相关阅读:
  【专题】2014年中国“千万机场俱乐部”解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民用航空网保持中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