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避免中国通航产业“园区化”走入误区

  “园区化”似乎是中国任何新兴产业发展都在遵从的一种固有发展模式, “光伏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软件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等各种形形色色的园区遍布中国各地。毫无疑问,通用航空是中国未来的新兴产业,同样,也毫无悬念地一夜之间在中国各地出现了众多的通用航空产业园。

  “园区化”似乎是中国任何新兴产业发展都在遵从的一种固有发展模式, “光伏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软件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等各种形形色色的园区遍布中国各地。毫无疑问,通用航空是中国未来的新兴产业,同样,也毫无悬念地一夜之间在中国各地出现了众多的通用航空产业园。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中国各地在建的、正在谋划建设的,以及声称要建设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就有116个之多。而几乎所有的“产业园”都声称要涉足通用航空制造业,即在很大程度上将通用航空“产业”理解为飞机制造业。事实上,纵观国外通用航空的发展,我们似乎看不到“产业园”这种发展形态,即使是像美国威奇托(Wichita)这样的通用航空制造业聚集的城市,其产业发展也不是“园区化”的,而是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地方。

  当然,要说“园”的话,在美国的确也有与通用航空相关联的 “园区”概念,即“Air Park”,而这个“园”并不是我们国内常见的“产业园”,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航空社区”,这是一种在通用机场边上所形成的独特的“航空物业”——包括带飞机机库或停机坪的航空别墅、航空俱乐部、航空会所,甚至还有小型航空博物馆,与社区生活融为一体。当然,也并不是说因为国外没有,我们就不能建通用航空产业园,而是说,不能盲目。尤其是,如果我们把“通用航空产业园”理解为通用航空制造园区的话,就更应该慎重,不要盲目上马,需研究产业基础与产业配套条件。要知道,这些年全球通用飞机的年交付数量也就2000余架,而我们的100多个产业园如果都想造飞机,哪有那么多飞机可以造?就是把全世界通用飞机制造产量都放到中国也填不满我们的产业园区。

  事实上,飞机制造只是通用航空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通用航空运营与服务也是其重要的产业构成。所以,如果不把通用航空产业狭义地理解为只是飞机制造业的话,我们就应该知道,通用航空产业不仅仅只成就于产业园,它更像是水融入大地,可以广泛融入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工农林业、交通运输、旅游、个人娱乐与消费、教育文化、社会服务、社区与城市发展。也就是说,多建通用航空机场总是有利的,但未必所有的通用航空机场都要建成通用航空产业园。有了通用航空机场,即使不建产业园、不发展通用航空制造业,通过发展通用航空运营和服务,或者建设像国外的Air Park那样的航空社区,也能成就通用航空产业。(本文发表于《中国民航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民用航空网保持中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