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龙航空股权变迁的故事:星辰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7月1日零时4分,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香港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7月1日零时4分,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香港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正值香港回归完毕,亚太地区就爆发了金融危机,香港金融和地产业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随即全港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航空业自然也不例外。而此时的国泰航空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国际航空市场接连萎缩和港英政府庇护不在的情况下,国泰飞行员队伍又连续几次每年制造罢工潮,连续数年国泰航空都挣扎在经营的泥潭中。

  2001年,加快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香港各界的共识,特首董建华在新的施政报告中首次提出把香港发展成为物流中心。10月18日,香港商贸港物流中心也在新机场奠基动工。为了发展物流业,港府也开始逐渐推进“开放天空”。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还表示,“天空开放”已是大势所趋,不能为了个别航空公司的利益而拖慢香港航空业的整体发展。只有开放,才能减轻香港航空业对个别航空公司的依赖,避免香港旅游业的美好前景和港人的幸福生活再次被个别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的罢工潮所干扰。更重要的是,天空开放将给香港经济带来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发展机遇。矛头直指国泰航空。

  而与此同时港龙航空的经营可谓风生水起,愈发的羽翼丰满。自从中航集团成为港龙的最大股东之后,不但在经营上励精图治,在政策上的扶植也可见一斑。特别是在大陆与台湾的“两岸三通”直航久拖不决的形势下,港龙的特殊地位使其成功开通香港至台北客货运输服务;配合港龙从香港至大陆的23个航站网点,形成了“一票到底式”的间接直航。这成为了港龙航空极其重要的盈利亮点。港龙航空的地位及价值,不但使其日益发展壮大,也日益形成了对周边航空公司的威胁,这其中不但包括国泰航空,也包括其重组之后的母公司——中国国航。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为中航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是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主体,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包括所属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实业开发总公司、中航浙江航空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等企业,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企业,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成立。中航集团在完成兼并重组之后,迅速开始了自身的战略调整与业务一体化整合,并且开始谋划上市融资,而其时中国国航已然是三大航之中唯一一个没有实现上市的国有航空公司。而与另外两家航空集团公司不同的是,中国国航将选择中港英三地同时上市。对于选择在港交所上市,中国国航将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如何处置在集团重组时便得到的一个港交所上市公司——中航兴业的地位问题。

  中航兴业作为香港中航有限的上市子公司,1997年上市后主要业务便是参与合资、参股业务以及相关地产投资等业务,并无甚主业,但其拥有的港龙航空股权在21世纪以后已达数十亿港元。但当中国国航完成在港上市之后,中航兴业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国航的“附庸”,且地位也越来越尴尬,同时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从关联交易的角度讲也会让公众对国航上市公司的地位打大打折扣,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并且,港龙航空的香港至大陆航线与中国国航的诸多航线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这种局面也必须得到扭转。

  中国国航在完成三大航的兼并重组之后便制定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做主流旅客认可、中国最具价值、中国盈利能力最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航空公司。显然,要做到这四个战略目标并非易事,而国泰航空在内部管理、航空服务、国际化竞争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如果能通过这次对于港龙航空的股权置换,进而增加国航与国泰的相互持股份额获得更进一步业务层面的交流,将对国航实现其既定的战略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此外,觊觎港龙航空许久的国泰航空也对此早有打算,中国国航在港上市之时,国泰航空便已经伸出橄榄枝,国泰即主动迎合入股,成为战略投资者,目的便是与中航集团“化敌为友”,最终实现全面收购港龙的意图,但实现这样的收购目标一定会代价不菲。首先国泰借中国国航于2004年底在港交所上市之际,先行入股国航,充分显示了国泰与国航结盟合作的诚意;其次,将自身国泰航空的股份折价,用低市盈率的国泰股权去交换中国国航手中的高市盈率的港龙航空股权,充分让中国国航实现置换收益最大化;最后国泰航空还需要适时说服港龙航空的其他股东接受国泰航空以高价收购港龙实现一次性套得高现。由此可见国泰航空在此次事件上的良苦用心。

  于是,双方在对待港龙航空地位的问题上一拍即合,历史的车轮再一次向前推进了一步。通过出售港龙、与国泰相互持股,进一步学习与输入国泰的国际化经验,应对未来“天空开放”与中国航空市场国际化竞争所带来的挑战——这就是中国国航决策层制定的“星辰计划”。

  而中信泰富所持国泰航空的股份将在此次股权交易中,由原有的26%摊薄至约17.5%。太古集团所持国泰航空的股权权益,将在此次股权交易中由46%降至35%。由中国国航和中信泰富持有的国泰航空股份将增至约35%,接近太古在国泰航空的股权。而中航兴业也将在中国国航所提出的私有化方案通过后,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即将撤销,而恢复其香港中航有限的全资子公司的地位。

  2006年8月22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国泰航空有限公司、中航兴业有限公司、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的股东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并在大会上投票通过了整合持股建议。此协议将确立国泰航空与国航之间的持股结构,使港龙航空有限公司成为国泰航空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促使中国的旗舰航空公司国航和以香港为基地的国泰航空,落实执行双方间的营运协议。

  此次次重组协议的签署,将为协议各方带来下述四项重大成果:(一)国航在国泰航空持有战略性股权;(二)国泰增加对国航的战略性投资;(三)港龙成为国泰航空的全资附属公司;(四)国航与国泰得以落实执行双方厘定的营运协议,包括:双方在大中华地区互为销售代表,即由国航全权负责国泰在内地的客运销售,国泰则全权负责国航在港、澳、台地区的客运销售;扩大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的航线代码共享;营运连接中国大陆主要城市和香港的联营航线,实行利润共享;建议在上海成立合资货运公司;保留港龙作为一家主要航空公司的地位至少六年;在其它众多业务范畴上加强合作。

  国泰集团在扩张后,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仍保留其主要股东的地位,而港龙会在国泰的管理下继续以原有的品牌营运。国航及国泰加强的持股关系及实行的营运协议使双方受惠,并提供众多机会,使双方进行更密切的营运合作。

  太古主席白纪图认为,此次整合持股建议投票通过,是对完成这一宗具历史意义及影响深远的交易重要的一步。在全球最令人兴奋及最瞬息万变的航空市场中,该交易创立了一个潜力无穷的强大航空组合;也显示了太古集团作为国泰的主要股东,对国泰这家以香港为基地的航空公司无论在发展及扩充的长远策略方面,都作出了有力的承诺。国泰行政总裁陈南禄在股东大会后也表示:“很高兴国泰及其它相关企业的股东均支持这项建议。交易完成后,国泰可进行接管港龙;同时,加强与国航的伙伴关系及巩固北京及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主要航空枢纽。”

  这次在当时被视为多赢的股权交易其实也获得了不少非议,有人说港龙被贱卖,也有人说几经周折的中国“龙”再次变成了英国“龙”。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港龙航空的历次股权交易,我们会发现“时移势易”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也就是说,任何收购兼并,都需要特定的政治环境,经济条件的配合才能成功,实现多赢。

  国航与国泰自此实现了历史性的相互持有股权,彼此维持紧密合作,确立了伙伴关系,这种交叉持股未来会不会进一步深化?甚至他们有无走向合并的可能,亦或者逐渐强大的国航最终将兼并整个国泰航空?亦或其中还有其他的玄机?这些都是当时留下的疑问,甚至直到笔者落笔时,诸多疑问依旧没有解开。由港龙航空所引发的香港航空市场的故事显然还在继续上演,2009年8月18日,国航发布公告将出资63.35亿港元收购中信泰富持有的国泰航空合计5亿股股份,并将国泰航空的股份增持到29.99%,成为国泰航空唯一的第二大股东,并在国泰航空的董事会增派两名非执行董事。

  进入2012年,由于不断深化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民航市场颇不景气,再加上高油价以及激烈竞争的重压,国泰航空经营压力愈发堪忧,持续不断的航空业务恶化,经济舱乘客收益率继续下降,同时头等舱和商务舱的乘客收益率也出现疲软迹象。国泰高管就曾多次公开表态,最近,公司收入增长一直远远落后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眼看国泰背负巨大生存压力,市场关于中国国航将增持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的传言再次甚嚣尘上,虽然国航方面对此不置可否,但是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能收购国泰对于国航来说肯定是件好事,因为虽然国泰目前经营状况不佳,但与整个大环境以及行业淡季有关,该公司自身的品牌与管理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从业务上来看,增持国泰也会大大加强国航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另一方面,目前国泰最大股东太古不太可能退出,国航要想增加其对国泰的控制权也并非易事。

  那么,未来香港的航空市场格局将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每每提及香港,我们就不能忽略香港的后花园——深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民用航空网保持中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