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金融危机 中国民航这个冬天很冷

  中国民航业:这个冬天真的很冷  一路高歌的原油价格,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辉煌不再,下跌到每桶50美元左右价格徘徊。备受高油价折磨的民航业,并没有因为燃油价格的下调而出现转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吞噬着几乎所有行业的经营成果,民航业也不例外。一直在世界民航中保持快速增长的中国民航业,也遭遇了寒冬,第三季度,航空公司出现了全面亏损。即使是在经济发达、温度适宜的南方,人们感受到的仍然是阵阵寒意。

  中国民航业:这个冬天真的很冷

  一路高歌的原油价格,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辉煌不再,下跌到每桶50美元左右价格徘徊。备受高油价折磨的民航业,并没有因为燃油价格的下调而出现转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吞噬着几乎所有行业的经营成果,民航业也不例外。一直在世界民航中保持快速增长的中国民航业,也遭遇了寒冬,第三季度,航空公司出现了全面亏损。即使是在经济发达、温度适宜的南方,人们感受到的仍然是阵阵寒意。

  由雷曼兄弟的破产开始,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逐渐涉及到全球,并正在影响着实体经济,因此,有专家指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一触即发。而民航业,向来就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的盛衰,民航业几乎第一个感知。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但造成了美国消费需求的下降,也引发了欧洲经济发达国家,乃至全球消费需求的下降。在经济全球化、供应与采购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对外贸易来拉动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几乎是国家GDP总值的65%左右,外贸出口总额更是达到GDP总额的35%。高消费国家的需求下降,直接影响的就是外贸加工与服务行业。根据国家商务部颁布的数据,1-9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虽然有增长,但增幅明显放缓,尤其是对外出口。以美国为例,1-9月份,我国对美进出口仅增长了13%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5%。对外贸易的放缓,直接导致的就是国际经济交流中的客流与物流增长的放缓。国际航空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需求急剧下降,一些流动较弱的国际航线出现大幅亏损,直接导致了航空公司停飞航线、或是缩减航班,甚至是延迟开通航线。如芬兰航空,就停飞了我国相应城市的航线;如美国的航空公司,再也没有2004年、2007年初那样急于兑现新的中美航空运输协定,开通飞达我国的航线,而是纷纷延迟计划。而我国的航空公司也不例外,纷纷调整航班与运力投放,对一些亏损较大的国际航线进行大幅调整,停飞或是缩减航班。

  与国际运输一样,国内运输,也由于这场危机出现了增长大幅下降。在一些专家学者争论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时,航空运输已明显感受到了冬天的来临。事实上,由于外贸加工与服务行业的不景气,传统的大量商务客人出行需求已出现大幅下降,每年“人满为患”的广交会,在今年,仅仅只是达到了去年50%左右的水平。而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影响还在扩大,企业在应对这场海啸的过程中,几乎统一使用了降薪裁员这一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员工的收入明显下降,旅行消费水平也必然随之下降,对航空出行需求的明显降低,往年的第三季度旺季,也没能给航空公司的运营带来多大的增长,其增幅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的2008年9月份主要运输生产指标统计(见下表),1-9月份,除国内航线略有增长外,国际及地区航线都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国际货邮除外)。

  表:中国民航2008年9月份主要运输生产指标统计

自然灾害+金融危机 中国民航这个冬天很冷
自然灾害+金融危机 中国民航这个冬天很冷

  (数据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

  冬天已经来了,这个冬季,中国民航业真的会很冷。往年的此刻,大洋彼岸的家家户户正在忙碌着准备圣诞的欢庆与礼物。而今年,恐怕人们想到更多的是口袋里有多少钱了。往年此时异常繁忙的中美航空货物运输,今年也表现得较为平静。自1999年开航的浦东机场,货物运输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不到10年的时间,就跨入了全球前5名的行列。但在今年的10月份,仅实现了5.6%的增幅,整个1-10月,也只是实现了6.2%的增长,与去年的20%以上的增幅相去甚远。与国际航线相比,国内航线也许会因为春运的到来,出现一个小高潮,但也不会达到去年同期的水平。而从各大机场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机场都将目标定在了保持与去年持平的水平。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不会远。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战略的实施,未来两年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入,必然会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从而缓解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内航空出行的需求必然会有一定的复苏。同时,由于2008年年初两次大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扩大”了金融危机对中国民航业的影响程度。因此,2009年的中国民航业,在行业管理部门、航空运输企业积极的应对策略推动下,应该能够在2008年的基础上,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民用航空网保持中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