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一线纪实:南航贵州机务人的“夜未央”

(通讯员 代刚、张静、李亮)夏季的深夜,往往闷热而漫长。然而,对于奋战在一线的南航机务人来说,为确保次日航班正常运行,每一秒都珍贵而短暂。

进入8月,南航贵州公司飞机维修厂鏖战“夜未央”的日子也随之增多。飞机油液渗漏排查、各类故障修复等工作让他们经常“日落而战、日出而息”。机务人员顶住暑运生产运行带来的高强度负荷,全力保障安全生产。

2021年8月5日傍晚,劳累一天的维修厂定检车间工段长郭强刚准备休息片刻,看看手机里家人的信息,忽然接到紧急任务——“立刻进场,更换5190飞机有渗漏缺陷的自动驾驶升降舵2号作动筒以及左升降舵动力控制组件”。

任务就是命令,尽管这是一次十分具有挑战性的换件工作——维修人员需要在极其狭小的飞机尾锥舱里来进行施工,拆装和测试部分都较为复杂,难度较大。但郭强并没有“畏难而退”,立即组织保障人员召开班前会进行任务分配。

“小张负责拆装,小李测试,咱们一定要完全按照手册流程开展工作,切记不能打瞌睡,实在忍不住就用牙签把眼皮撑起来!”郭强半严肃半幽默的话语,让维修组员们笑了起来。他们早已知道,今晚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夜幕深沉,月朗星稀,维修机库里灯火通明。随着工作的有序展开,机务人员也像手术台上的医护人员一样,忘我地奋战在自己的战场上。

在拆卸升降舵动力控制组件时,尽管贵州公司维修人员提前认真学习了手册,但由于首次接触此项工作,再兼手册上部分操作提示并不明确,导致他们走了一段“弯路”,维修过程更加不易。

“老李,累了就赶快下来,换我上。”NG型号的飞机布局比较紧凑,有几颗螺栓实在太难接近,尽管郭强和组员们轮流上阵,依然吃尽了“苦头”。此刻,“老机务”李尤正伛偻在飞机尾锥舱里,高温的天气与狭窄的空间,让他和同事们一样出了一身的大汗,他时而勾着手,时而弯着腰,时而蜷着脖子,千方百计地攻克“难关”。

“搞定了,故障排除!”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朝阳冉冉升起。奋战在维修现场的机务人员终于取得了“胜利”,晨曦中,他们满是汗珠的脸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辉。

然而,机务人员的“夜战”似乎永无休止。8月6日晚,维修厂定检车间接到了需对B-6068飞机的右侧水平安定面涡流发生器进行修复的金工任务。

“千万别小看飞机上这个小小涡流发生器,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它对飞行过程中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帮助,可以改善低速、高仰角时发生流体分离现象,被处理过的气流会形成涡流然后紧贴着机体表面,能够提升低速和高迎角状态下飞机的稳定性和可操控性。”定检车间党支部党员杨胜伟与胡龙深知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主动请命,迅速组成“金工小组”专职修复涡流发生器,冲锋在这场保障战的最前阵。

当天,由于需修复的涡流发生器位于飞机垂尾位置,高空、操作空间狭窄和默契配合度对金工人员的体力、意志和智慧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杨胜伟与胡龙严格按照手册、APS以及工作程序,一丝不苟地投入到了维修中。虽然临近“立秋”,但贵阳的气温不降反升,飞机尾舱温度更高达40摄氏度甚至更高。在连续施工数小时后,已是凌晨五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B-6068飞机的右侧水平安定面涡流发生器修复顺利完成并通过测试。

夜未央,意志钢。天还没完全亮,二人从狭小的空间走出,早已全身湿透,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暑运期间,南航机务人以高效、专业的保障能力,既缩短了飞机的停场时间,又保障了早出港航班的准点、安全运行,为旅客出行提供了充足运力和放心、舒适的乘机体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