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国航股份技术能手吴碚
吴碚是国航技术分公司成都基地航线部的一名排故工程师,已年近退休,却依然执着的坚守在从事航线技术支援的岗位上。因为他的年长,因为他娴熟的业务技能,因为他踏实稳重的做事风格,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尊敬他,称呼他为“吴老师”。
苦练内功,为伊消得人憔悴
航线排故工程师就好像医生一样,当飞机出现不良症状后要及时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有时还需要制定检查计划,提前为其做个健康体检,以预防重大故障的发生和出现,所以排故工程师排故的过程就像医生为病人把脉诊治一样,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离不开丰富的经验积累。
吴老师从业四十年,一直从事的都是跟机电相关的工作。虽然大体原理差不多,但由于机务维修行业的特殊性,刚进入民航时吴老师还是很费了一番功夫去学习琢磨。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啃大部头的难题。要熟悉掌握飞机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必须仔细阅读各种飞机手册,这些英文原版的资料就像一道屏障摆在吴老师面前,吴老师硬是咬紧牙关克服了。他曾貌似轻松的告诉我翻烂过三本专业词典,但我知道这背后的坚持有多不易。然后就是标准施工能力的锻炼。飞机上的线路管路一类的拆换和修补都有很严格要求,从选用工具到操作手法都有一套标准规范,从熟练掌握到准确运用需要很长时间的历练。刚入行那会,吴老师基本是逢人便问、抓住机会就上,千方百计地对自己进行强化训练,积累实战经验,甚至下班后他还会到批发市场购买各种元器件和工具自己练习琢磨。日积月累,他不仅对各种标准施工用的工具了如指掌,而且对很多比较碍手的线路修复工作也实施的灵活自如。
现在观看吴老师排故,从查找资料、制定计划再到亲自动手,犹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让我们这群年轻的技术人员不得不叹服,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殊不知他背后付出的汗水和艰辛也同样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跟吴老师共事多年,大家都知道他的一些“怪癖”,比如值班时,他会把工作中会用到的老花镜、参考资料、笔、水杯等整齐的摆放在办公桌的右边,用完以后一定还放回原处,甚至摆放顺序都没有改变,所以他的办公桌面即使摆放了很多东西也不觉得凌乱。我们曾经将其归为老年人的古板,暗笑他如此较真。后来多次跟他一起在现场排故,他也总是一副很从容淡定的样子,一定是把要用到的各种工具、设备准备齐、清点好,整齐摆放在一侧后才开始动手。拆换下来的一些小部件则是按顺序摆放在另一侧,排成一条直线。后来我才明白,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持现场的整洁有序,还可以保证重新安装小部件的顺序不会错乱,避免了出现错装和漏装而返工的情况,基本可以保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工作之余跟吴老师谈起这些,他总是简单的说一句“方法对了,事半功倍”。言语不多,却值得深思。吴老师从事机务维修工作二十来年,排除了大大小小的故障无数,还真就没有出过人为差错,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于追求严谨、高效的机务工作而言是多么重要。
收获学习的乐趣
虽年逾五旬,吴老师依然充满学习的热情。2006年在天津的基础执照全程班里,他是年龄最大的学员。三个月的苦读、紧张的笔试口试后,他跟其他年轻人一样拿到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过基础执照的人都知道,面对那么大的学习量和学习强度,即便对年轻人而言都是一个挑战,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更何况是像吴老师这么大岁数的人。但学习的过程有多紧张艰难吴老师避而不谈,只说考试通过的那一瞬间,心里真的像喝了蜜一样甜。
伴随着成都基地波音飞机逐步退役,吴老师又开始了空客新机型的学习。工作空闲的时候,他总是翻翻空客的维护资料,熟悉一下空客的维护理念和操作流程,只要有空,他也乐于参与到空客飞机的排故工作中去。跟他一起值班,你会发现工作中的吴老师精力如此充沛。
吴老师的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他学会游泳后,基本坚持每周都去游泳馆一两次。曾经为了练手去电子市场批发元器件的做法也发展成为一个爱好,自己设计电路,自己动手组装,功放、音箱等在这双灵巧的手中一一诞生,吴老师的书房里摆满了自己的杰作。
怀着年轻心态,规划退休生活
提到退休后的生活,吴老师无限憧憬的说他想在其他领域去尝试一下。首先计划好好学学厨艺,为自己的老伴做顿像样的饭菜,以感谢她这么多年默默的支持;还想学习一下萨克斯,看看自己是否还有音乐天赋没有展露出来;再就是旅游徒步,感受不同风格的民风民俗------怎么听都好像是年轻人才有的喜好。
我发自内心的叹服,在他看似平淡甚至有点闷的外表下,居然有一颗年轻的心,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生活。
吴老师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对照一下自己,发现并抹除自己身上不该有的消极的东西,用自信和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