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局举办干部理论培训之传统文化赏析讲座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4月26日上午,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声音从重庆空管分局航管楼321会议室飘出,这里正在举办干部理论培训之传统文化赏析讲座。
本次讲座特邀中国民航报副总编、魏晋南北朝文化研究学者杨少卫老师来授课,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广大干部的理论水平,促进分局健康和谐发展。分局领导、各部门副职及以上干部聆听了讲座。
杨少卫老师以三国人物曹操为主线,以“德、能”两个标准对其进行剖析,其中穿插了《三国志》、《论语》、《史记》等大量历史文献,引入了齐桓公、晋文公、管仲、文天祥、郭沫若、鲁迅、蒙哥马利等古今中外人物。
杨老师表示,“德”包括“公德”和“私德”,前者更多体现人的社会属性,社会责任和担当;后者更加侧重个人品行,人性的东西。同时,对不同层次的人,又有不同标准。对于古代帝王可以不拘个人小节,而对于我们普通人却要注重行为细节。杨老师说,如果按照《论语》中的评价“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那么曹操的用兵是“谲而不正”,而其“德”应该是“正而不谲”。据史实资料证明,甚至用“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来评价他也不为过,这是《论语》中关于君子的标准。
至于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举措,杨老师表示,从《三国志》记载的文献资料看,曹操骨子里面一直坚持“德才兼备”两条腿走路。在当时的乱世,可能短期内任用有才无德之人,实属无奈之举,并非真正的“唯才是举”。
杨老师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眼光,从现代人的思维特点,通过各个生动的掌故、史实,重点深入剖析了曹操的人物特点,为广大听众还原了一个真实、客观、饱满、全面的人物形象。同时,杨老师旁征博引古今中外许多典型案例进行详细解读,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为人处事、人生修养的道理,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广泛共鸣。
杨老师最后表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要抛弃,多学学传统文化,多读读历史经典,对于我们的为人处事、工作生活一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