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机场国际航班实施闭环管理 严防疫情输入

8月9日,记者从哈尔滨机场了解到,面对境外输入引发多地疫情扩散,哈尔滨机场第一时间启用多层级快速反应机制,精准防控,闭环管理,持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守牢守住“空中防线”。

针对保障国际航班的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哈尔滨机场对标民航局、首都机场集团疫情防控指南,严格落实指定服务人员、指定服务区域、指定休息区域、指定场内交通车;以及作业人员固定、作业场地固定、生产设备固定、休息区域固定;相关工作区域集中、相关作业人员居住集中的要求,实施“工作场地——住宿场地”两点一线的闭环管理模式,将国际航班保洁人员、地服人员、装卸人员等重点岗位人员纳入统一闭环管理。进一步明确机场、航空公司、外包及租赁单位的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监管。

同时,哈尔滨机场加强与驻场单位及地方相关部门的联动,严格落实外防输入。要求100%登临检疫、100%健康申报、100%体温监测、100%流行病学调查、100%采样检测、配合地方100%实施集中隔离等措施,包括对有境外旅居史旅客采用“专用通道、专用车辆、专人引导”,严格实施机场至隔离酒店的点对点转运工作,形成闭环管控。

此外,哈尔滨机场持续对国际航站楼、国际航班旅客通行区域等重点环境和物品的常态化核酸采样工作,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检测42次,结果均为阴性。哈尔滨机场还联合机场海关、专业消毒公司等单位,严格按照医疗垃圾处置标准,实施“表面消毒、双层医疗垃圾袋封装并贴条、专用车辆转运、后端无害化处置”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另外,哈尔滨机场在候机楼各出入口常态化设置测温点,对进出港旅客及进入航站楼的人员100%测温、100%健康码查验。所有进入航站楼内的旅客和工作人员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出港旅客须出示健康码、接受体温检测。目前,哈尔滨机场在航站楼一楼到达大厅设立了查验区域,为中高风险地区进港旅客设立了专用停机位、专用通道和专人引导,进港旅客分别由低风险通道和中高风险通道进入航站楼。无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幼儿等特殊旅客,现场工作人员将进行协助,确保旅客有序通行。

为全力做好工作人员防护工作,目前,哈尔滨机场对员工核酸检测已进入常态化。其中,直接保障国际航班一线保障人员实施核酸检测“两天一检”,国内航班一线保障人员实施核酸检测“一周两检”,国内国际一线保障人员实现100%疫苗接种。此外,哈尔滨机场加大了公共区域通风、消毒频率,全面开启航站楼空调系统全新风运行,关闭回风系统,加强空气流通。增加旅客安检通道、值机柜台、自助值机、自助行李等高频接触物表面消毒频次,民航班车、旅客摆渡车做到“一班一消”,保障广大旅客安全出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