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险相撞”,不能只追究空管责任

w020120210596415312974

2016年10月14日,民航局召开紧急安全视频会,通报了“10·11”事故调查的初步结论。这是一起塔台管制员遗忘飞机动态、违反工作标准造成的人为原因严重事故征候。通报认为,管制员违反相关规定,盲目指挥,双岗制责任落实不到位;专业人员资质是重中之重,自制能力要跟上;管理手段和工作流程存在问题,要系统思考原因,加以改进。

官方的通报,将航空管制员的疏失认定为事件的主要原因。无独有偶,2014年,媒体报道东航MU2528(三亚—武汉)航班,在武汉进近阶段联系塔台时,因塔台管制员在岗位上睡着,多次呼叫无人应答。而在2008年4月的大连机场跑道入侵事故中,两架飞机险相撞,机场塔台被责令整改。

那么,在空管工作这种对安全极为敏感的岗位上,管制员为何会屡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如果简单将问题归咎于管制员的责任心,未免失之于简单。

中国这些年来民航运输高速发展,但空管员的队伍成长,远未能跟上民航发展的速度。空管员长期以来,面临全行业的人员短缺,能培养空管员的院校有限,每年向空管系统输送的专业人才一直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空管员是一个职业压力极大的工作,工作负荷普遍过大,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即便能留下的,往往也只能干到四十多岁,而不堪压力转岗。

此次官方通报所指出的,双岗制责任、专业人员资质等问题,暴露了空管员培训、激励机制、疲劳管理、运行规则等诸多制度性“短板”。“飞机险相撞”,也暴露出我国航空管制科技化水平不足的问题,值得反思。

在国外,机场发生跑道入侵事件,导致飞机撞击事故风险乃至事故的出现,同样不鲜见。以美国为例,统计显示,2003年至2006年3年间,美国共发生1306次跑道入侵事件,其中4次导致了相撞。鉴于此,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推出了一系列改善跑道安全的技术措施。

例如FAA要求在机场安装多种地面监视系统,不仅帮助管制员全面观察到机场活动,还向飞行员提供可能的跑道入侵目视警告,当跑道被可能的目标占用时,指示灯会向飞行员发出闪烁灯光报警。此外,FAA还要求对机场基础设施进行改进,如修建周边滑行道,使飞机不必穿越使用中的跑道就可到达登机门等等。

在国际航空界,借助科技手段,推进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数字化,提升跑道安全,将空管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早已成为共识。但在我国,这一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去年11月媒体曾报道,首都国际机场东跑道停止信号灯开始试运行,空管指挥进入跑道的飞机,将告别只能依靠肉眼观察加人工指令的历史。类似的技术手段在国外早已有之,亟待在国内普及。

“飞机险相撞”不能只追究空管责任,或者进行一阵风的安全整治。改进空管员的培养和管理制度,完善程序和人工监控,同时通过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空管的智能化水平,这才是避免类似风险和事故发生的根本所在。(来源:新京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