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企下调票代佣金“小票代”很无奈:只能接受

  在利润下滑,成本高企的背景下,航企开始“降佣”以试探市场分销渠道的反应。这对众多票代来说,可谓有悲有喜。未来,平台类企业或成为在线机票 旅游 分销市场的主力。

  在利润下滑,成本高企的背景下,航企开始“降佣”以试探市场分销渠道的反应。这对众多票代来说,可谓有悲有喜。未来,平台类企业或成为在线机票旅游分销市场的主力。

  小票代:“降佣”无奈

  “作为下游企业,我们也只能接受。航空公司毕竟是资源方,拥有飞机,我们只是资源整合。”提起近日航空公司下调机票代理佣金的举动,天津地区一位不愿具名的票代公司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略显无奈地说道。

  7月1日起,国航对外宣布,国内客票代理手续费降至2%。这一“降佣”的举措得到南航跟进。7月3日,南航在下发给各代理商、旅行社的通知中称:将国内客票代理手续费率从原3%调整为2%。据悉,东航也在考虑相关调整。

  长期以来,国内航空公司大多通过机票代理商将机票分销给市场消费者,由此催生了大大小小的票代。航空公司通过票款返点支付票代佣金,即业内熟知的“3+x”模式,3%是固定的票款返点,“X”是客票销量的后返奖励。大型航空公司每年要向票代支付的佣金费用甚至高达数十亿元。对于机票分销渠道“既爱又恨”的态度,航空公司显得相当纠结。一方面,想要提高直销比例;一方面,又担心直销搞不起来,反而得罪票代,失去其手中大量的客户资源。

  “成本高企”、“利润下滑”成为三大航空近些年来的关键词。因此,由国航率先带头的降佣行为显得顺理成章。

  至于机票业务受此影响有多大,前述人士不愿对记者透露。“可以肯定的是,中小代理生存会更艰难,大的票代会比较受益。”

  “这只是明的调整,今后暗中调整的那个x差别会很大,这意味着后返奖励将成为关键。比如说,某个时间段内,某票代为某航空公司出票量在1000万,这个X是5%;2000万可能就是7%;5000万的话,可能就9%。”上述人士说,“航空公司此举是对代理人渠道做一个细分,加强差异化对待。”

  OTA、旅行社:有所取舍

  不仅是票代,旅行社的机票业务也受到冲击。但应对冲击,则显得稍微主动。

  中国国旅的一位副总经理告诉新金融记者,机票分销业务占旅行社总体业务的10%-11%。航空公司在非高峰期间还是比较依赖旅行社团队出游的机票销量。虽然旅行社的利润点并不依赖于机票销售,但从长远来看,“降佣”的影响也不可避免。

  “机票费用是包括在团费里的,单纯销售机票已经很难让公司获取合理的利润。市场没有多少空间给我们了。”为此,国旅会考虑放弃那些利润点较低的散客市场,专注于团队机票业务。

  对于国内的在线旅游代理商(OTA)来说,“降佣”会对其经营利润有多大的影响呢?

  以携程和去哪儿网为代表的大型OTA为例。在机票业务领域,两者的份额分别占整个中国民航市场的22%和18%。今年一季度,去哪儿网机票相关收入为2.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8%;携程交通票务的营收为6.51亿元,占总体营收的38%。目前与两家合作的几乎覆盖境内外所有航空公司及航班,还包括上千家机票代理商。

  谈及佣金下调及应对,携程方面称,携程很早就意识到赚取佣金的模式会受限,消费者已越来越关注除价格外的机票衍生的产品与服务。目前,携程推出了包括“机+酒套餐”、自由行、接送机、租车、门票、保险、餐饮等特色产品创新,抵消佣金下调的风险。而去哪儿网更是明确表示,佣金下调对小型机票代理商的影响较大,与去哪儿网合作的机票代理商80%为中型代理商,受此影响较小,行业洗牌会让其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美国Stifel、摩根大通等投行的分析预计,携程的售票量优势会让其机票业务的毛利率保持稳定。而去哪儿网的佣金率仅为1.8%,这种靠广告点击付费业务模式,受佣金下调的冲击则更小。

  平台类企业受青睐

  显然,仅靠航空公司的佣金返点吃饭,根本无法生存。增加经营更多产品,加快现金的灵活周转,已经成为票代行业转型的共识。

  民航专家綦琦认为,佣金下调导致的行业洗牌是短暂的,对票代和航空公司的合作关系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2006年,随着电子客票的全面实施,在线购票和网上支付的普及,已经对行业产生了一轮较强的冲击和调整。

  与此同时,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开始出现——客票电子竞价平台。

  “像今日天下通这种B2B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小票代选择这种方式,而不与航空公司直接签协议。平台相当于大的代理,将航空公司给的政策放在平台上,让别人帮其销售机票,小票代只做好客户就可以了。”綦琦说。

  未来,平台类企业或将成为机票分销和在线旅游的主力。互联网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去中介化,并且基于IT技术和大数据为机票电子商务提供解决方案,为传统企业的快速转型提供支持。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票代还是航空公司,真正面对的调整是客户带来的。今后只有贴近消费者的需求、不断从改善产品和服务角度出发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