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网通讯员税宁报道:9月19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第50架空客A330飞机抵达上海浦东机场,这是东航机队建设又一新的里程碑。随着这架飞机的交付,加上新的15架订单,东航成为A330机型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之一。
东航与空客结缘于1985年。30年来,东航先后从空客公司引进了空客A310、空客A320、空客A300、空客A340、空客A330系列飞机。特别是2006年引进首架空客A330,东航将这一全球成功的双通道宽体飞机引入中国市场,成为东航拓展中远程航线的主力机型。现在,东航的50架A330系列飞机包括32架空客A330-200和18架空客A330-300。此外,东航还运营着近230架单通道的A320系列飞机,空客机队总数达282架,是拥有最大空客机队的中国航空公司。
东航第50架A330的型号为A330-200,飞机编号为B-8231,机身采用去年全新发布的新涂装和新标识,配备Rolls-Royce发动机。东航以A330客舱为平台,采用合理的客舱布局,选用全球领先的高端设施设备。飞机按两舱布局,设有30个公务舱座位和202个经济舱座位。公务舱安装的反鱼骨型座椅大量采用了人性化的新概念设计,能够180度全平躺,每排1-2-1斜置安放,使乘客拥有更多的独立空间。客舱内同时配备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上娱乐系统,公务舱和经济舱分别采用第四代15.4寸(1280*800)和10.6寸(1280*768)电容式触摸屏及手柄,让空中飞行变得更为舒适惬意。东航还在新出厂的A330飞机上“标配”的空中上网功能,为旅客创造了非同一般的飞行体验。
近年来,东航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运输企业,十分注重对现有机型结构的优化升级。东航坚持以枢纽网络建设和国际化运营为导向配置生产资源,在国内和国际、中短程和国际远程、北美航线及欧洲航线上选择更为匹配、更为高效、更具优势的成熟机型。一方面,东航看重A330机型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大量创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A330具有的兼顾远程和中短程区域运行的灵活性、安全飞行的可靠性、运营成本的经济性、客舱环境的舒适性等特点,能够在支撑现有航线和开发新航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东航旅客运输量8400万人次,全球排名第七位,2015年这一数字预计超过9300万人次。预计到2020年,东航机队规模将达到800架,年旅客运输量达到1.4亿人次。东航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航线可顺畅抵达179个国家和地区的1057个目的地。目前,东航的国际旅客运输量比重和国际航线收入比重都位列中国航空公司首位。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东航面向欧美市场启动“太平洋计划”和“欧洲计划”,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上海、北京、西安、昆明为节点,进一步优化航线网络,打造空中丝绸之路。上海作为东航空中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3小时内的飞行半径可以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和整个日韩地区,6小时飞行半径可以有效覆盖整个东南亚地区。东航持续引进A330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昆明长水机场等地布局A330运营基地,发挥该机型可以执行从30分钟至14个小时各类航线的特点,重点发力国内主要干线和飞向欧洲、大洋洲、中东地区、东南亚等国际中远程航线,为更多旅客提供彰显“世界品位、东方魅力”的航空服务。
据悉,东航第50架A330飞机将很快投入商业载客飞行,东航最近开航的上海至科伦坡、上海至奥克兰等新航线都将选用A330执飞。预计到2018年,东航新采购的15架A330将全部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