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有能力”交付KC-46

中国民用航空网讯:

波音“有能力”交付KC-46

中国民用航空网讯:[据美国《航宇日报》网站2015年8月17日报道]尽管波音迄今为止在制造美国空军KC-135后继加油机KC-46方面做得不令人满意,但国防部采办主管Frank Kendall称其仍认为该公司能够按照计划交付飞机。

航宇巨头波音公司在研发KC-46方面面临一系列问题,已两次要求共计12亿美元才使得项目得以继续。而到2017年8月,波音必须要按照合同履行交付18架KC-46的义务。Kendall去年秋季预测会发生第二次超支,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而波音则过于乐观了。该公司上月宣布,其还需要8.35亿美元的资金,这一次是因为要对综合燃油系统的零件进行重新设计,重新设计科使得基于767-2C的加油机能够通过加油管和机翼上的吊舱来为受油机加油。一年前,波音的工程师发现民用型767-2C需要专门针对加油机任务设计布线和管道,包括布线束都不能满足对于安全隔离和冗余备份的军用标准,因而提出追加4.25亿美元的重新设计费用。

最近遇到的问题是一次EMD-2阶段的试验事故,是对于首架KC-46试验机的。一位员工在地面试验阶段错误地使用了不符合军用规格的替代品,这导致公司不得不拆解飞机上的综合燃油系统。据波音公司发言人称,这导致首飞时间再次拖延,即从夏季延至秋季。

Kendall在2015年的太空与导弹防御会议上称:“上次检查的时候,他们仍在研究本次事故会导致延期多久。我们也在等待他们给出的答案。”但是,Kendall称波音公司仍“有能力”交付该型加油机。不过他拒绝评论对其信心程度。

在经历了与空客公司艰辛的竞争后,2011年2月波音公司赢得的KC-46合同,由于采用固定价格条款,空军追加的投资不能超过49亿美元。获胜的波音公司指出,其曾成功地向美国空军交付了现有的KC-135和KC-10,这能够证明其在研制加油机方面经验丰富,也表明研制风险可控。而波音胜出的原因也在于其激进的价格战略,其价格低于空客10%。

有迹象表明该项目偏离预想的程度有多少,新任的公司首席执行官(CEO)Dennis Muilenburg找来Scott Fancher(在波音民用民机负责监管民机研发)来监管KC-46的研制。Fancher是监管高手,他曾经被找来将公司的陆基导弹防御系统项目纳入正轨(2007年),后来还在787客机研发因为供应商问题损失数十亿的情况下再次使项目顺利进行。在公司透露的消息可以看出,KC-46的综合燃油系统上的问题源自于供应商的部分零件未能达到标准,该问题也曾拖累787飞机的研制。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