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的践行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建

    从办公室的窗户向外望去,云南空管分局航管楼映入眼帘,更远处,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的跑道上,一个个航班正在有序地进离港。这样的场景,对于时任云南空管分局局长的张建而言再熟悉不过。
    从四川省局航行科副主任起步,再到四川省局航行科主任,重庆市局航管处副处长、处长,重庆空管站主任,重庆空管分局局长,云南空管分局局长,一步步走来,张建的职业生涯不仅折射出他个人成长的足迹,也反映着民航空管体制的不断进步。
    这位“老”管制员说:“一天是管制员,一辈子都是管制员。管制员肩负的使命感、责任感始终鞭策着我一路前行。”

管制员到管理者的蜕变

    打造一支具有职业精神的空管队伍,看似普通,执行却不易。空管从民航省局分立后,张建经历了一个从单纯的业务管理者到综合管理者的转变过程。从简单的业务整合,到内部管理机制逐渐完善,管理要素逐渐齐备,管理环节逐渐顺畅,张建的脑子里也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就是要让空管作为一个组织具备它应有的功能,要让这个组织中的人具备职业化的特征。
    在重庆,张建开始把“打造职业化空管队伍”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他从制度入手,在工作中引入科学管理理念,下大力气推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带领团队编写《规范化基础管理手册》,在重庆空管站率先引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成为民航西南地区第一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空管单位。正是这一举措,带来了对岗位、对职责、对流程、对标准的全面梳理、细化以及执行,奠定了职业化的基础。
    张建始终坚持“没有最好的岗位,只有最适合的岗位”,让每个人尽职尽责,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是张建推动“职业化”的重心。于是,培养的重点落在了队伍本身。张建在工作中以业务技术培训体系建设为基础,提高管制、通信导航、气象三支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提高空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2007年,重庆空管分局在西南空管系统率先推行了领导干部竞聘上岗机制,将员工职业发展与单位发展有机结合,选人用人注重实绩与公论,开风气之先。
    随着基础设施和业务建设的更新,“职业化”培养得以提速。重庆空管体改后的8年,张建针对改善重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安全基础相对薄弱的状况,先后完成了航管楼气象楼改造、管制中心大楼和二次雷达站建设项目等30余个,推动了重庆空域结构优化、江北机场航线分流以及雷达管制实施等重要业务建设。2001年,重庆空管站成为西南第一家、全国第四家开放进近扇区的分局。2006年,荣获民航空管“安全优胜杯”荣誉称号……

将“职业化”进行到底

    2009年,张建调任云南空管分局局长。当时的云南空管分局,已是全国空管系统保障航班量最大、人员最多的分局,单跑道最高日起降架次达539,再加上昆明新机场建设工作的正式启动,安全和建设的巨大压力叠加在一起,更大的考验来了。
    到任后,张建参加了云南空管分局的各类大小会议,但却不对工作作任何评价,与各部门的领导交流工作,但却不谈自己的思路,走进他的办公室,经常会看到他在翻阅哲学书籍,这三个月,是张建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云南空管分局很有发展潜力,因为它本身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张建提出“把云南空管分局从大空管分局建设成为强空管分局”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品质发展”的思路。
    张建坚持的“职业化”理念也开始在昆明生根。通过将管控的重点转移到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上,实施了方针目标管理,明确工作目标、现状和改进方向;开展的综合计划管理涵盖了业务、资金、管控等预算管理的全部内容,形成生产经营活动事前目标制定、事中过程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的新机制;在空管系统内率先在设备保障和维护过程中全面引入“6S”精细化管理,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设备维护水平,如今已在全空管系统推行。
    张建同样为昆明的这支空管队伍寻求着最适合每个人的岗位。他带领团队强化了技术人员的专业服务技能和应变处置能力,促进全员安全观、作风准则和品德理念的确立;实施月度安全绩效目标考核,提高对队伍的激励作用;2010年分局“三定”期间,在部门之间进行岗位调整达49人,更对部分领导职务进行了公开竞聘,最终10名领导干部竞聘上岗,此举在云南空管分局范围内亦属首次。在“边远台站不能被边缘化”的理念下,张建走遍了云南每个台站,无论是海拔3198.4米的昭通雷达站还是距昆明600多公里的耿马导航站,守台职工的心里总是暖的。
    按照张建的理解,空管行业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劳动者,而是职业化的劳动者,这是他作为一名管制员的感悟,也是他作为一名管理者的经验总结。推动空管队伍职业化,这条路,他将一直坚持走下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