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传承托起银鹰之翼

“刻苦钻研成就梦想,技术精湛赢得尊重”,作为国航波音737机队的“大管家”,Ameco在北京、重庆、天津、内蒙保障国航130多架波音737飞机安全正常运营,尤其是在华北航线中心,中短航程飞机分部被誉为“机务工匠的摇篮”,从当年主修三叉戟的三中队发展到现在,很多在业内有影响力的机务人都从这里走出,30多年来,对业务潜心钻研,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承至今。

往事

1985年,民航北京管理局(国航前身)引进第一架波音737-200飞机,机务维护工作由当时的民航北京飞机维修基地(Ameco前身)三中队负责,对于当时主修三叉戟飞机的三中队而言,这种全新机型的维护完全就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一切从零开始。

吴晓晨,中短航程飞机分部波音科工程师,他从第一架波音737-200飞机引进,到现在波音737-800飞机的维护,已整整32年,说起波音737飞机的维护往事,他如数家珍一般。“第一架波音737彻底改变了维修理念,标志着维修方式由苏制向美制转换”,他说:“1985年1月,作为第一批学员,我荣幸地被派往美国接受波音737飞机的机型培训,第一次接触波音飞机,心里很是忐忑,担心自己学不好。美制飞机的设计理念和苏制飞机大不相同,维修模式和理念也需要重新建立。传统型波音737-200飞机的操纵系统还是仪表式的,维护飞机靠的是读懂图纸和丰富的维修经验。”

然而,第一次维护波音737飞机,三中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可循。吴晓晨从波音培训回来后,把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业务上,桌子上摆着厚达10公分的系统原理图、培训手册,飞机线路图被他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熟记于心。为了更好地掌握机型维护知识,他自学英语,达到了能看懂原版手册的水平。除了自己学,他还把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中队的同事,通过大家的沟通交流和不断实践,中队的业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中短航程飞机分部经理王守立也是当年三中队的一员,他说:“那时,每个分队都有一个故障记录本,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小记录本,工作之余,大家就看看本上记录的故障是如何排除的,时间长了,经验积累多了,工作也就顺畅多了。无论是当年的三中队,还是现在的中短航程飞机分部,钻研业务的好传统到现在都没有丢,一直以来,业务好的员工都会得到大家的尊重。”

对于从事机务维修的专业人员来说,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是必备的硬实力,然而,干一行,还必须要爱一行,才能把工作做精、做细;还要具备认真和专注的工作态度,这就是责任。吴晓晨说:“国航波音737飞机从传统型到新一代再到即将入列的737MAX,机型不断升级,从第一架接收时与它的摸爬滚打,到现在先进的机队管理模式,见证了我们这一代机务人的成长,它已经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多年前的一个夜班,吴晓晨为飞机排故后就回家休息了,没睡几个小时他就被窗外的大雨叫醒了,早晨5点多,他冒着大雨又来到了机坪,早班送飞机的同事很诧异,说:“这大雨天的,你咋又回来啦?”他说:“我得再来看看飞机才放心”。

1991年,国航两架波音737-200飞机退役,吴晓晨亲自送它们到了“新家”,每当换了涂装的“老朋友”再飞到首都机场时,吴晓晨都会多看它们几眼,心里总是念念不忘与它们相伴的岁月。

传承

昨日徒弟,今日师傅。时代在变,机务人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没有变。从老三中队、原737/767维护科、到现在的中短航程飞机分部的师傅们不但自身技术过硬,在帮带新人上也是毫不保留,倾囊相授,他们带领新人认真落实航线的各项工作,还耐心讲解工作中的知识点、排故难点,把自己的维护经验和工作心得传授给晚辈,最重要的是让新人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996年,单振国从客舱中队转到了原737/767维护科,师从段文生。“当年,师傅手把手地教我学技术,他还教导我做事一定要细心,做完工作要检查、清点,然后师傅再复检,时间久了,我养成了做事严谨的工作习惯。”单振国说,那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很多工作都在机坪上干,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师傅带着我从来不叫苦,也让我懂得了机务人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几年后,单振国也成为了师傅,他把从老师傅身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的徒弟张志成,他还经常对徒弟说,飞机上的每一颗螺丝钉都是生命的嘱托,作为机务人,保障飞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要严格按照手册的要求执行每一项工作。

陈浩是波音787维护科的代理股经理,他也是从中短航程飞机分部波音科成长起来的,他说:“刚参加工作时,师傅首先教我如何做人,师傅总教导我说‘先做人,再做事’,干机务必须要讲诚信,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当我成为师傅时,我也把这个观念灌输给了徒弟。”

眼前的徒弟,就仿佛是昨日的自己。扎实的业务知识、丰富的维修经验以及优秀的机务作风一代传一代,这就是机务人的传承。

使命

在中短航程飞机分部波音科经理张世君的办公桌上有两本书:《航空电子系统》和《民用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有人问:“经理天天还学习业务呢?”张世君说:“管理这么大一个队伍,不学业务怎么行!这两本书我都看了好几遍了。”

张世君是系统工程师出身,他不仅业务好钻研、脑瓜活,对管理也有一套新思路。他参与发明的维修现场管理平台正在一线试运行,还申请了国家专利。他说:“面对国航北京机队54架新一代波音737-800机队的日常维护,传统式的靠经验维修的方法早已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机队管理模式,以国航维修大纲和波音维修手册为指导的维修方式。”

国航北京波音737-800机队的运营特点是航程短、起落多,且大多在国内三四线城市起落,对于中短航程飞机分部波音科来说,挑战不小。张世君说:“波音737-800机队的运营是国航全机队运营质量的风向标,因飞机起落多,运营保障难度较大,但是,保障国航航班安全起落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如何落实责任,不辱使命,对于张世君来说,他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干部要‘盯’住重点工作,工程师要跟着飞机走,不能等,不能靠,主动做好机队的预防性维护,而对员工要‘严’和‘爱’。”在波音科,新员工需要经过历练才能转正,部门要求新员工每天撰写学习笔记,三个月之后交一份学习心得,满6个月转正时,还要经过中队长和股经理的评估,郭英杰说:“‘不成规矩,难成方圆’,在师傅的严格要求下,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还为今后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奠定了基础。”

无论是波音737-200飞机,还是波音737-800飞机,30多年来,飞机上的一钉一铆都凝聚了机务人的汗水和感情,他们的成长之路就像是一场修行,时间除了打磨技艺,也修炼着机务人的品性,让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平静前行。即便面对每一次突如其来的挑战,波音737飞机的维修团队都不乱于心,从容面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