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新血液 燃起新希望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
何斐

当收到通知:由于新同志入职,组织需要派你前往培训中心做模拟机教员,请着装标准,展现教员之良好形象。我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我知道这个责任重大,鲜肉学员们是祖国未来的管制栋梁,未来祖国蓝天的领路人,万一给人带偏了,那可是很大的“罪责”。

领导说:“你行的,当然,在这之前,你需要自己先学习一下,巩固理解间隔标准,可别给小鲜肉们给问倒了!”

我说:“收到。”典型的管制员式回答。

大学那会,偶然的机会,给同学们分析过一两道的高数题目,于是就被称为“何老师”,虽然我最后也没有成为老师,但是这个称谓却仍在同学口中喊着,我也就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我觉得很好听,很对人胃口,尽管是假的,却那也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去给别人说点什么,说什么不重要,确是我本人的领会。

我还记得当初学习程序管制时,第一次体会到原来人的思维和注意力是真的不够用的,七八架进港以及四五架出港的航班,它们像一堆搅不开的浆糊一般,堵住了思维前进的步伐。不停的有人在和你说话,而你却根本无法分辨是哪一架航班在发话,听不清,找不着,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又得麻烦对面的操作员再和你说一遍,焦急的情绪蔓延,那种感觉糟透了。看着当时身边的教员,当时就打心底佩服:管制员这个工作不简单,是大量的智力劳动的结果。思维的速度,注意力的专注,都是必备的素质。这个时刻,我深刻地意识到到,要成为一个牛逼的管制员,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我坐在学员的侧后方,看着他们努力的去思考,并且竭力进入此刻的情景模式之中,他忙的焦头烂额。我却感觉了如指掌,毕竟有这么多年的管制经验,但是我依然觉得很惊奇,原来这么些年,我真的成长了。管制这个工作很虚幻,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在日常的工作中,管制员无法体会到自身成长与熟练,没有一个标准去参考和比较。而当你处于教员的位置之时,看着小学员们努力学习与熟练管制指挥,你却仿佛看见了那时的自己。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这个学习的初期,教员的各种指挥技巧,人气秉性,沟通能力,大局掌握,无一不突显在稚嫩的学员面前,迁移默化的影响着后生对管制的直观感受,我希望我尽力去做到最好。

这些年,一些人离开了这个岗位,而每一年也会有一些“小鲜肉”会不断的加入这个集体。他们,就是新的希望。一代代管制人,循着前辈的足迹,用自己的青春与斗志,用个人独一无二的话音,谱写出中国民航一曲曲忠诚的赞歌。

也许,传承的意义就在这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