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航安全2.0:从另一个视角看安全

——现代安全管理新理念的探索

据海外媒体报道,2017年是有历史记载以来空中商务客运最为安全的一年,全年没有发生任何商务客机事故导致人员死亡的事件。根据荷兰航空咨询公司To70的估算,目前乘坐大型商业客机的死亡事故率只有每百万架0.06,也就是说,每1600万个航班才发生一次致命事故。

一直以来我们理解的“安全”,是事故或者不安全事件发生得越少越好,安全风险降的越低越好。这种安全理念,我们暂且称之为“安全1.0”,是建立在如下两个假设上面:

a)系统是可以拆解的,这样就可以通过时间线找到导致结果的原因。

b)系统的运行只有两种结果:运行正常或者失效,没有第三种可能。

在民航发展早期,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很有限,配套的技术支持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彼此更独立。设备之间的融合程度还比较低,整个系统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因此比较容易将系统分解,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线去回溯,从而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

但到了20世纪后半叶,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民航各部门对于技术设备的依赖越来越大,设备间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整个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分解系统变得不再可能。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也不是非此即彼,只有“正常”和“失控”两个选项,而是灵活的、多变的。过去的那种由结果去倒追,寻找原因的“因果关系模型”只适用于早期那种相对简单的、机械的系统,而不再适用于今天支撑民航安全运行的、庞大的、包含人、组织在内的社会系统。

这一系统的运行规律只有一部分可以被我们掌握,而在有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们完全不知道规律是什么。这一系统如此复杂,以至于在我们看清它的规律之前,系统又发生了变化。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对于系统的预测很有限,很难具体、清晰地描述出在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工作该如何开展。

“安全1.0”认为,发生事故或者不安全事件是因为设备、人为因素或者管理因素,而安全调查就是为了识别出导致问题的原因和潜在的危险源,同时需要限制系统中人的灵活性,以保证人的工作表现符合预期,从而实现安全。

根据前面的介绍,“安全1.0”的假设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系统,而今天的系统之所以能够安全运行,正是得益于人对于变化的工作环境所表现出的灵活性。因为技术系统只有在环境严格限定,没有任何意外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运行,需要人来缓冲变化的工作环境。

“安全1.0”只关注出错的极小部分,而对正常运行的绝大部分情况视而不见。仅仅关注极少数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表现总是正确的。避免“出错”,并不能保证永远都“对”,我们得知道“对”是如何做到的。

    目前国际民航界有一个全新的看待安全的视角,暂且称之为“安全2.0”。这种理念认为,安全管理的目标应该从“让不安全事件发生得越少越好”,转变为“让系统尽可能长时间的保持安全运行”。简单来说,就是由追求“错的少”,转变成追求“对的多”。

“安全2.0”通过调查绝大部分时间里系统安全运行的背后原因,来解释为什么在极少的情况下会出错。通过理解安全是怎么产生的,来理解不安全是怎么产生的。换句话说,当事故发生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在发生之前是如何安全运行的,而不是仅仅寻找导致事故的具体原因。

     与“安全1.0”的另一个区别,是“安全2.0”强调了人在工作中要保持灵活性。因为技术设备没有任何灵活性,因此要求运行环境高度稳定。而工作环境又充满了各种未知因素,因此为了保障持续安全,需要人保持适当的灵活性。

在“安全2.0”看来,运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被消灭或者控制,但可以通过分析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险没有酿成事故的原因从而控制它们转化为事故。

   在笔者看来,“安全1.0”和“安全2.0”并不是互相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是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安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也不该用“安全2.0”取代“安全1.0”,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系统是如何实现绝大部分时间里安全运行的,而不仅仅关注发生的极少数不安全事件。通过管理人的灵活性而不是简单的限制,来实现系统的持续运行安全。

世界不是线性发展的,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不能用简单的因果模型来解释。单纯的问“为什么”并找出原因,并不能用来解释整个系统,也不能提升安全。也许“安全2.0”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不再把人为因素视为事故发生的通用解释,而是试着去理解灵活的必要性。

来源:河北空管分局(文 党一夫)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