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背包就出发…… ------记西北空管局工程指挥部工艺室袁琦同志

“袁琦,咱们赶快订机票去玉树装设备……” 今年以来,看见袁琦背着他的黑色背包赶往机场已不下二十余次,他总是这样匆匆地走,又匆匆地回。他是西北空管局工程指挥部工艺室的一名普通员工,主要从事监视、导航设备的建设任务。从2008年工程指挥部成立之初来到指挥部。十几年来他组织参与了多项西北空管局重大工程的工艺设备安装项目。脚步几乎踏遍了西北空管局管辖下的陕、甘、宁、青的所有空管台站和机场,哪里有空管建设项目,那里就留下了他的身影。

身负重任 勇往向前

在西部地区民航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工程(西北地区)工程建设中,他主要负责本工程的实施工作。该工程需要新建38个地面接收站、19个中小机场显示终端、西安二级数据处理中心1个、三级数据处理站3个、西安通用航空服务中心服务站等项目。工程所涉及安装地点从大漠戈壁到四千多米的高原,几乎覆盖了我局管辖的大部分区域和西北的19个机场。工程的协调任务重、施工组织难度大,工期时间要求紧。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站点分布疏散,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施工距离最远的要数青海冷湖台站,它位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处,广袤的戈壁滩开车过去一路上遇不到几辆车,伴随着的常常是风沙和砂石;最艰苦的要数果洛、玉树台站,海拔4300米以上,严重缺氧,说话声音大一点都得气喘吁吁,整晚睡不踏实;施工条件最困难最危险的要数青海托洛牧场,海拔3000多米以下,零下30多度的气温,异常寒冷。有一次,-20号柴油的汽车被冻住抛锚在去托洛牧场的路上,发现是设备的KVM键盘被冻的变了形,更换键盘后,继续前行。等到台站后,看见天线是安装在60米高的独立钢管铁塔上,爬梯没有任何保护,徒手攀爬十分危险,再加上高原缺氧,塔顶风大且急,吹的人站不住,施工难度极高。更甚的是有一些台站,根本就没有路,车辆无法通行,设备只能靠人拉肩扛2公里才能到达台上。诸如此类的情况数不胜数,但袁琦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抱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克服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战胜了一次次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高难度施工。

精益求精 不负众望

施工初期,为了设备安装的顺利进行,他组织设备厂家、施工单位一起到所有建设地点进行现场勘查。结合工程施工图和每个施工现场具体情况,他反复与设备厂家、施工单位工程师进行技术上的交流探讨,并与设备安装地点的管理部门不断协调沟通室外天线架设位置,设备机柜机房安装位置,机柜的供电接入、信号引接、通信传输等方案和具体实施情况,并一一落实。

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施工安全是空管建设的永恒主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针对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深入施工现场不断地与设备厂家工程师、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进行沟通,深入探讨,认真分析,共同解决。在各分项工程的技术验收工作中,他仔细阅读和审核各项目的技术验收大纲,对大纲中的测试项逐一进行确认。在验收过程中对每一个技术数据进行测试比对,不放过任何一个不达标的测试项,把设备隐患杜绝在施工中,坚决不把问题留给用户。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再一次准备去青海玉树参加工程验收时,他儿子却因脚骨折第二天要动手术。他考虑到室里人手本来就不够,自己又全程参与,没人能顶得了他,最终也没有把儿子的事告诉领导,毅然绝然地背起了背包,向着高海拔的施工现场奔去,把儿子的事全部留给了一直默默支持他工作的瘦弱妻子……

ADS-B地面站系统的校飞,是对整个项目信号源的技术参数、设备可靠性的检验。他和同事紧密配合编写校飞方案,组织协调各方,召开校飞空域协调会。校飞前,他组织与分局、校飞机组、机场驻场单位召开协调会,将飞机加油、过夜、机组通道等保障问题及校飞方案、校飞飞机的报文发报内容等事无巨细逐一落实,随后与工程师在机房检查系统为校飞准备的各项配置数据;并和管制员仔细讨论校飞路线中的每个细节,确保每个管制指令切实有效达到预期目的。

打起背包就出发…… ------记西北空管局工程指挥部工艺室袁琦同志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袁琦就是被千淘万漉而不断成长起来的空管“基石”,更是“狂沙吹尽”后不可多得的工程建设人才。当他把敬业当成习惯,奉献成为修养时,他又昂首阔步,朝着该项目的竣工验收和年底前的正式投运日夜忙碌开来。正如他们班组之歌中唱到的“哪有任务那里去,打起背包就出发……”。这是西北空管局工程建设者们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们的常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