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空管 发展与传承

中国民用航空网通讯员 徐小桩 报道:“我看过最多的日落日出都是在塔台上看到的”每当师傅打趣的聊起,就会露出笑盈盈的神情,作为塔台的老前辈他们见证了塔台的发展和变迁,也见证了一批批一代代的民航人。他们深耕在自己的管制岗位,保障千万架航班的起落安全。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也见证了空管事业的腾飞。

“那时候首都机场还只有一个航站楼,1980年改扩建后,首都机场成了中国第一个双跑道机场,当时的航站楼还是北京市十大建筑之一呢,后来首都机场启动了三号航站楼和第三条跑道的建设,修建了第二座塔台,也就是我们现在值班的东塔了。”师傅们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2000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继续加大对民用机场建设的投入,首都国际机场启动了以3号航站区为核心的第三次大规模扩建,建设用地22200亩。预计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年飞机起降50万架次、年货邮吞吐量180万吨,新建第三座航站楼、第三条跑道及飞行区等配套设施,总投资167亿元。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为了拥有3座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3条跑道、双塔台同时运行的大型航空枢纽机场。现在为破解北京地区航空硬件能力饱和,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京新机场建设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改革开放的这些年来随着运输量的增长,首都机场的日新月异并不止于基建设施的变迁,而是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

工作之余,师傅们总是会和我们讲起他们工作的情形,那是还没有电子进程单,由于东塔台地理上的隔绝,面临着航班信息动态的传递困难,在此情景之下塔台人员自主研发了电子进程单系统,不断更新沿用至今,推动了电子化进程。每每使用触摸屏的电子进程单,感叹技术带来的便捷和塔台人的智慧。

“以前我们放行都是语音,所有的限制都需要自己计算间隔,还需要考虑飞越飞机,每天要发几百条的语音,现在就方便多了,有了CDM整体加强了协同运行的效率。”随着改革开放,空管的新技术,新理念,新应用日新月异,空管、机场、航空公司协同运行提升效率,雷达场面监视提升安全水平,CCO/CDO节能减排绿色空管。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出现,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进步,并且与空管技术实现跨界融合式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空管事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环境在改变,技术在变革,知识在更新,理念在进步,不变的该是那塔台人的初心吧,我师父的师傅曾教导他,要对管制工作存有敬畏之心,要有磨砺技能的匠人精神,我的师傅认真的践行者,如今我也要从他的手上接过这份责任和担当,见习中他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对于师傅而言,对于我们的严格要求是对万千旅客的承诺,师傅常说要活干的精细扎实,孜孜不倦答疑解惑,我所能做的便是努力的践行,也许在多年以后我也会教导我的徒弟,教导他我的经验和教训,还有对于这份工作的积淀与敬畏。

适应并拥抱变化,积极的发展和变革,是改革开放教给我们的道理,现在空管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很多发达国家甚至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技术和技能甚至是管理都可以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作为国门空管,作为第一线,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技术,对现有的弊端和不足进行革新,结合特有的国情和事情,以开放的姿态,去学习去交流,是我们正在做的事。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切实可见的硬件更新,到方方面面的技术飞越,每一次变革离不开前人的积累和奉献,一代代空管人的优良传统和匠人精神不断传承,鼓舞着后辈的在岗位上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一个个薪火相传的故事也在不断发生。改革开放40年来,不管是从人力资源、保障设备和保障架次以及工作效率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可观的进步。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物质进步和精神财富,是世世代代不尽的宝藏,她融入在我们的生活,激励着我们奋进,改革开放的道路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编制天路,筑梦民航。空管人的精神早已与改革开放的精神融为一体。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