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第一天,我在候机大厅当志愿者

春运第一天,我在候机大厅当志愿者

1月21日,2019年春运的第一天。

清晨4点整,当别人还在温暖的睡梦中时,我开始起床,为今天的春运志愿者工作进行相关的准备。

5:10,我戴上红色“春运志愿者”绶带,开始了春运第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

江北机场T3航站楼里的旅客来来往往,他们有的与家人朋友一起,有的单独成行,但最终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家”。我站在国航值机区域3H岛的外围,为旅客指引方向、解答问题困惑,辅助他们使用自助值机机器。最初的几分钟里,我还有些拘谨和紧张,但是随着一次次的回答旅客的询问,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回答变得顺畅自然了。

当我正在引导自助托运柜台旅客依次按顺序排队时,走过来一个年龄大概50岁左右的阿姨,穿着简单朴素,特别难为情地向我求助:“妹妹,我是第一次坐飞机,准备回家过年。可是这些东西都不懂,看到大家都在那边打‘机票’,你能帮帮我吗?”听她说完之后,我立刻微笑着带着她到自助值机旁,为她办理值机的相关手续。考虑到阿姨是第一次乘坐飞机,在选取座位时,我特意选了一个前排靠窗的位置,希望在她第一次的飞行过程中,能看到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给她留下美好的回忆。为阿姨打印好登机牌后,我给她解释了登机牌上的如登机口、登机时间、座位号等各项内容,并详细地描述了通过安检、找到登机口、等待登机通知等系列乘机程序。阿姨在离开前,拉着我的手不断的表示谢意:“妹妹,太谢谢你了,真的是太谢谢你了。你真的帮了我的大忙啊。谢谢你们志愿者啊!”

其实,为类似这位阿姨的旅客提供志愿服务,帮助他们更加方便快捷地回家,这本是我们志愿者的本职工作,但是对于像这位阿姨一样的旅客来说,我们的服务无疑是给他们带来了雪中送炭的温暖。他们大多与我们的父母年纪相仿,甚至年龄比我们父母更大。他们第一次乘机,陌生的机场环境和各种复杂的乘机手续,让历经百事的他们也难免心生无助甚至恐惧。我们的存在,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让他们回家的旅程更加安稳、顺利。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参加本次春运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回想起当时报名参加春运青年志愿服务一线活动时和妈妈的一次对话。那天周末回到家时,与妈妈聊起这次活动。毫不意外,妈妈好像不太能理解我这样的行为。在父母的眼里,一年一次的春节,本该是回家团聚的时刻。我却一个人在外,继续着我额外争取来的工作。他们既心疼我的付出,也对我不能在家过年有些遗憾,但父母并不会阻止我的选择。说实话,当时的我,心里面也有些纠结,虽然报了名,但对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并不能完全理解。

毕竟从1月21日到3月1日,在长达40天的春运志愿服务里,如遇早班,则需凌晨4点起床;且春节无休,正常工作。这样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毋庸置疑,我也或多或少有担心,有疑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很好地完成这四十天的志愿服务工作。

但第一天在候机大厅的志愿者工作,便让我那一瞬间的纠结和困惑,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我从心底里明白了志愿者这三个字的含义和分量。出门在外,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家人能够事事顺利,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与照顾。而旅途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某一个人的家人,当我们在帮助他们时,其实某一时某一刻我们的家人也在得到其他人的帮助。春运如此,其他时候亦如此。看似没有实际关联的行为,但当这种行为大范围的出现在城市里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时,力所能及去帮助、照顾彼此,我们的社会便充满了温暖与爱意。

春运第一天,当我在忙碌之后,顺利的交班时,我很开心我的志愿服务给地服一线工作带来了帮助,也很开心为同事们、T3航站楼和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点点的爱。因为我和其他志愿者的加入,或多或少可以减轻一线同事们的劳作和辛苦;因为我的举手之劳,那位第一次乘机出门的阿姨可以坐在飞机靠窗的位子,可以第一次近距离感受蓝天与白云的壮阔。这种帮助他人之后的满足,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幸福。

2019年的春运还有39天,未来的每一天我都将全力以赴,做好春运志愿服务工作,陪伴每一位回家的旅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