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艺术讲义 ——读《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通讯员 李响)如何去理解一幅美术作品,尤其是世界美术史上的大作,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显得有些吃力的。而把如何将美术评论的语言做到顺畅而富有美感,却是美术教育者们的难题。著名教育家傅雷先生的著作《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用优美的语言为普通读者启蒙。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还是一位美术评论家。很多人熟悉傅雷先生应该是他给儿子傅聪的书信编辑而成的《傅雷家书》。傅雷先生在法国学成归来后,曾在1931年执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西方美术史和法语。本书以上课时的讲义为蓝本,后经过整理编纂成书,成为了傅雷先生唯一一本学术论著。成书于先生26岁,而其中展示的渊博知识,却在这个年龄显得让人不可思议。全书讨论从艺术风格延至人格操守,又涉及时代与环境,并融入了对相关文学、音乐、哲学的感悟,虽浅显通俗,却耐人回味。

傅雷先生从西方文艺复兴的先行者乔托开始讲起,经过多纳太罗的雕像,波提切利的妩媚,至文艺复兴“三杰”、伦勃朗的光暗,鲁本斯的色彩,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的浪漫派风景画家,这段从文艺复兴发端到印象派前夜连续500余年的西方美术史,用二十几位美术史上的大师名作串联起来,文字行云流水,文笔质朴,通畅寥寥数语,却颇有醍醐灌顶之感。

作为艺术评论,傅雷先生结合自己深厚的知识储备,将作品用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尽管略显主观,却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在谈到波提切利时,他谈到的不仅是柔和与古典,而是那层惘然的哀愁。在评述名画《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时,更是体味到了如我国古代美女一般的婀娜,那是一种透露着庄重与严肃的妩媚。在米开朗基罗的三讲中,作者结合了米开朗基罗一生的经历,试图用米氏生命中大大小小的悲剧来阐释作品中透露的内涵。尽管与尤里乌斯二世有着很多恩怨,米氏还是用天才的技艺创造了伟大的作品,即便这并不是艺术家的内心所向。这种挣扎与反抗,充斥着艺术家的内心,傅雷先生用作品背后的故事烘托出一个更加真实却悲情的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作者都是着重笔墨来介绍的,但都不止于作品本身,更注重的是艺术家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除了文艺复兴时期,其他大师也在本书中有着重要地位。描绘光与暗的伦勃朗、善用色彩的鲁本斯、坚持古典精神的普桑、宫廷人像画师维拉斯奎兹、同时代却不同命运的格勒兹与狄德罗、开创绘画新时代的浪漫派风景画家等等。这些大师都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追随着前人艺术创作走向,却又创造着新的规则,正如傅雷先生所说:“艺术革命都有一个永远不便的公式:一种艺术渐趋呆滞死板,不能再行表现时代趋向的时候,必得要回返自然,向其汲取新艺术的灵感。”艺术作品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的内核与艺术家的时代息息相关。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了解西方美术的意义何在呢?民国时期的傅雷先生在序言中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尝以为研究西洋美术,乃借触类旁通之功为创造中国新艺术之准备,而非即创造本身之谓也。”作者深感“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美术界对西方艺术仅仅是表面模仿,而不是经过内心的创造和表达,这也是他写作本书的目的。当代中国,新时代的文化事业迎来大发展,明因果、重研究,讲究人心和修养,才能触类旁通,创出真正的精品。作为普通读者,用心去感悟每一幅世界名作,培养艺术内涵,提升审美能力,才能让艺术深入人心,真正迎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优美的艺术讲义
——读《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