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乌兰察布机场通航三周年

中国民用航空网通讯员伍鑫报道:2013年11月5日,经历了校园招聘的失利,我怀揣着忐忑的心情,签下了人生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三方协议。那年冬天,我过得并不好,乌兰察布对于我是陌生的。

2014年7月,我毕业了,离开了我的母校中国民航大学。按照集团公司人员培养计划,我被安排去锡林浩特机场见习,这是我第二故乡。

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可爱的人,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的启蒙人。收拾行囊去的那一天,我把学校的空气动力学书拿上了,为着考执照能做一个参考。坐着呼和浩特至锡林浩特的火车,对一个未知的环境是那么的惊奇。已经记不清是谁接的我们,只记得从那时起,锡林浩特将承载我无数的回忆。

那年我们一起养过猫、养过多肉;一起化武媚娘妆、跳农业重金属舞蹈;去大西北高歌到嗓子发炎、在小哥烧烤宿醉到天明;遗憾的是那次我留下值班没去成草原,遗憾的是我这一别竟成永远。

那年我通过了管制执照考试,放了单;可曾知道还有那么多我知之甚解,还有那么多你们还没来得及和我说。

“四百三十七个日夜!一万零四百八十八小时!时光飞逝……岁月如歌!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11月7日,我走了,就再也没回来。

2015年11月15日,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乌兰察布机场,“漫漫长路,一睹芳容!”感受凌冽的寒风、鹅毛的大雪,是对这座城市最直观的感受。

那个冬天,我们往返于广电、地天泰和机场之间,成了三点一线的生活。去菜市场买过菜,去小食堂帮过厨;到广电改过制度,到机场守过大夜;大干一百天的日子遗憾没有经历,寒风中军训让我记忆犹新。

2016年4月25日,我们开航了,消防把水门架得高耸入云,华夏的CRJ900也焕然一新;我拿到了第一张工作证件(HW 007),大家都叫我伍特工。

一转眼三年悄然离去……

我搬家了。从地天泰搬到了航管楼,幸运的是航务部人员少,我有了单间,这一住就是三年。我开始有模有样的置办家电,电视机、音响、游戏机是我的三大件;饮水机、电冰箱、加湿器是我的三小件。为了给我的新家增添氛围,我买了衣柜、鞋柜和书柜,拼了一星期拼图裱在了墙上,组装了第一台布加迪威龙。

我经历了。2016年12月13日,我被选为管制班组长。一层纸的厚度,肩负的担子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连续执勤80天,我满脸溃烂和脓包,我病倒了。醒来的时候,进入了长期帮助工作的新阶段。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遇到了纷繁复杂的事。见证了一个个老员工的离去,也迎来了一批一批的新人。

我相识了。是的,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就此言罢)

我见证了。从专机、大庆、阅兵、沙漠论坛到一带一路,从无到有开始拼命干,从有到无开始懂得干,你经历了多少血雨腥风,我与你共度。和空军争执过、和公司争执过、和兄弟们争执过,我们哪里的道路不顺畅,我们到哪里去铺路;我们哪个环节存在隐患,我们把哪个环节摆在桌面上。

我成长了。这五年的历练,让我懂得了很多,也让我收获了很多。从懵懵懂懂中摸索,到坚定有力的质疑,时间烙印在脸庞,也刻在心里。

我收获了。还记得开航后的第一次演讲比赛,第一份先进部门殊荣,第一张先进个人奖状;还记得在管干院学的应急救援,在鄂尔多斯进行的业务交流,在通辽做过的模拟机培训;不曾忘记去大同、沈阳进行了多次军民航协调,去集团公司统一编制运行手册,去首都为大兴国际机场出一份绵薄之力。

在乌兰察布机场开航三周年的前一天,我写下了这五年,只言片语不足以表达这几年的感激和动容,更承载不了努力拼搏、砥砺前行的壮志豪情。从快速发展到平稳过度,这可能更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同样也给予我更多的总结和思考。

我喜欢把乌兰察布机场春夏秋冬的美景都拍摄下来,这能让我珍藏很多回忆;我喜欢手握话筒的感觉,那是我管制生涯的精彩瞬间;我喜欢每个人的笑脸,这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

感恩,言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