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航空枢纽第三方阵 成都千亿打造高端产业园

    随着天府新区建设拉开帏幕,作为天府新区核心组成部分的双流县,在这一重大战略和机遇中的地位更加突显。     刚刚胜利闭幕的双流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双流县确定,今后五年将围绕县委“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发展思路,“强化高端引领,加速培育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并指出“坚持把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作为主导产业‘第三方阵’,加快发展航空枢纽服务、飞机制造、航空器维修等产业”, 到“十二五”末,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的销售收入将力争突破1000亿元大关。     为天府新区筑牢产业倍增基础,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为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正在跨越前行。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带动力     目前,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基础产业发展趋于快速化,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城市机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位列西部第一。成都已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的中国“航空第四城”。 截止目前,40余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成都经营定期航班,其中国际及地区直飞航线22条,在中西部地区居领先地位。     双流国际机场入驻单位包括: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西南空中交通管理局、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公司、四川航空公司、中国航空油料西南公司、成都航空有限公司等20余家,其中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公司、四川航空公司、成都航空公司将双流国际机场作为基地机场。“十一五”期间,双流机场货邮吞吐量年平均增长13%,旅客吞吐量年平均增长19%(2008年受汶川地震影响)。据专家预测,2015年双流机场飞行起降将达到30.5万架次,相当于2006年的2倍多。     与此同时,随着功能区的进一步发展,围绕机场周边的物流优势进一步凸显,航空物流、总部经济、公务机基地、航空制造及维修、商务休闲、旅游 会议等高端产业已成为功能区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将作为未来功能区的主导产业进行发展。     按照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规划,该功能区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带动力。其发展有望通过三个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阶段,时限为2010-2011年。这一阶段,要实现机场二跑道基本投入营运,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9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到47万吨。国外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枢纽机场客运量每增加100万航空旅客,可为周边区域创造1.3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并且能够带来1000个直接和3700个间接工作岗位;每新增10万吨航空货物,将直接创造出800个工作岗位;每新增一个航班,将直接增加750个工作岗位。同时,据国际民航组织测算,机场每天旅客吞吐量中约20%的人会在机场所在城市消费,由此带动城市居民就业,形成多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第二阶段为巩固提升阶段,时限为2012年-2013年。这一阶段,要实现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全面投入运营;公务机基地道路基本建成;双华路以南、华牧路以北片区支线道路建成;双流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3200万人次和70万吨左右,建成中国第四大枢纽机场。     第三阶段为全面发展阶段,时限为2014年-2015年。这一阶段,要实现田园商务区配套建设完成,临港路全线建成贯通,基本确立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客货吞吐量在亚太地区排名前列,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和80万吨;空中交通管制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心的枢纽航线网络四通八达,通航线路数量和航班周频超过世界枢纽机场平均水平。     扩大产业规模 目标直指千亿级高端园区     扩大产业规模,直奔千亿级高端园区,未来几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将稳步实现产业规模的倍增。     据了解,目前,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已呈现出高端产业发展呈现集群化趋势。从产业形态来看,当前主要发展航空物流、总部经济、公务机基地、航空制造及维修、商务休闲、旅游会议等高端产业。     从空间布局来看,该功能区已初步形成机场跑道以东、川齿路以西、大件路以南、双华路以北区域,总控制面积5.1平方公里的航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框架。     从项目支撑来看,入驻物流园区的主要企业有: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美国联合包裹航空公司(UPS)、中外运敦豪(DHL)、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Sino Trans)、安博成都空港物流中心(AMB)、四川物流有限公司、中储物流等。     2011年,功能区实现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40亿元,协议新引进了宅急送、越海全球、恒荣国际、海程邦达等8个物流项目,其中上亿元项目3个,中外运、四川邮政、新地物流园二期等9个项目全面建成投运,建成标准化仓库15万平方米。功能区现已形成4000亩建成区规模。     据功能区党工委书记江玉能、管委会主任王安宁介绍,到“十二五”末,该功能区将努力形成75万平方米仓储设施承载能力。支撑功能区产业集聚的重大项目有:T2航站楼、机场站前区、航枢大厦等。特别是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建设,该项目是中央、四川省和民航局重点规划的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支线候机楼改建的候机廊同现航站楼连为一体,总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可实现旅客吞吐能力5000万人次,同时与成绵乐快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城市轨道交通实现无缝对接—— “零换乘”。此外,按照市政府要求,机场站前区将由市建筑设计院统一进行城市设计,高标准打造站前商务核心区,着力提升空港整体形象;占地100亩、总投资3.5亿元的航枢大厦,建设项目包括商务中心货代大楼、口岸联检办公楼等,2011年底前已完成主体五层建设;空港保税仓、监管仓及配套工程项目已完成基础施工。在这些项目的支撑下,功能区将稳步实现产业规模的倍增。

    随着天府新区建设拉开帏幕,作为天府新区核心组成部分的双流县,在这一重大战略和机遇中的地位更加突显。
    刚刚胜利闭幕的双流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双流县确定,今后五年将围绕县委“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发展思路,“强化高端引领,加速培育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并指出“坚持把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作为主导产业‘第三方阵’,加快发展航空枢纽服务、飞机制造、航空器维修等产业”, 到“十二五”末,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的销售收入将力争突破1000亿元大关。
    为天府新区筑牢产业倍增基础,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为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正在跨越前行。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带动力
    目前,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基础产业发展趋于快速化,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城市机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位列西部第一。成都已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的中国“航空第四城”。 截止目前,40余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成都经营定期航班,其中国际及地区直飞航线22条,在中西部地区居领先地位。
    双流国际机场入驻单位包括: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西南空中交通管理局、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公司、四川航空公司、中国航空油料西南公司、成都航空有限公司等20余家,其中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公司、四川航空公司、成都航空公司将双流国际机场作为基地机场。“十一五”期间,双流机场货邮吞吐量年平均增长13%,旅客吞吐量年平均增长19%(2008年受汶川地震影响)。据专家预测,2015年双流机场飞行起降将达到30.5万架次,相当于2006年的2倍多。
    与此同时,随着功能区的进一步发展,围绕机场周边的物流优势进一步凸显,航空物流、总部经济、公务机基地、航空制造及维修、商务休闲、旅游会议等高端产业已成为功能区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将作为未来功能区的主导产业进行发展。
    按照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规划,该功能区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带动力。其发展有望通过三个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阶段,时限为2010-2011年。这一阶段,要实现机场二跑道基本投入营运,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9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到47万吨。国外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枢纽机场客运量每增加100万航空旅客,可为周边区域创造1.3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并且能够带来1000个直接和3700个间接工作岗位;每新增10万吨航空货物,将直接创造出800个工作岗位;每新增一个航班,将直接增加750个工作岗位。同时,据国际民航组织测算,机场每天旅客吞吐量中约20%的人会在机场所在城市消费,由此带动城市居民就业,形成多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第二阶段为巩固提升阶段,时限为2012年-2013年。这一阶段,要实现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全面投入运营;公务机基地道路基本建成;双华路以南、华牧路以北片区支线道路建成;双流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3200万人次和70万吨左右,建成中国第四大枢纽机场。
    第三阶段为全面发展阶段,时限为2014年-2015年。这一阶段,要实现田园商务区配套建设完成,临港路全线建成贯通,基本确立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客货吞吐量在亚太地区排名前列,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和80万吨;空中交通管制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心的枢纽航线网络四通八达,通航线路数量和航班周频超过世界枢纽机场平均水平。
    扩大产业规模 目标直指千亿级高端园区
    扩大产业规模,直奔千亿级高端园区,未来几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将稳步实现产业规模的倍增。
    据了解,目前,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已呈现出高端产业发展呈现集群化趋势。从产业形态来看,当前主要发展航空物流、总部经济、公务机基地、航空制造及维修、商务休闲、旅游会议等高端产业。
    从空间布局来看,该功能区已初步形成机场跑道以东、川齿路以西、大件路以南、双华路以北区域,总控制面积5.1平方公里的航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框架。
    从项目支撑来看,入驻物流园区的主要企业有: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美国联合包裹航空公司(UPS)、中外运敦豪(DHL)、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Sino Trans)、安博成都空港物流中心(AMB)、四川物流有限公司、中储物流等。
    2011年,功能区实现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40亿元,协议新引进了宅急送、越海全球、恒荣国际、海程邦达等8个物流项目,其中上亿元项目3个,中外运、四川邮政、新地物流园二期等9个项目全面建成投运,建成标准化仓库15万平方米。功能区现已形成4000亩建成区规模。
    据功能区党工委书记江玉能、管委会主任王安宁介绍,到“十二五”末,该功能区将努力形成75万平方米仓储设施承载能力。支撑功能区产业集聚的重大项目有:T2航站楼、机场站前区、航枢大厦等。特别是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建设,该项目是中央、四川省和民航局重点规划的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支线候机楼改建的候机廊同现航站楼连为一体,总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可实现旅客吞吐能力5000万人次,同时与成绵乐快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城市轨道交通实现无缝对接—— “零换乘”。此外,按照市政府要求,机场站前区将由市建筑设计院统一进行城市设计,高标准打造站前商务核心区,着力提升空港整体形象;占地100亩、总投资3.5亿元的航枢大厦,建设项目包括商务中心货代大楼、口岸联检办公楼等,2011年底前已完成主体五层建设;空港保税仓、监管仓及配套工程项目已完成基础施工。在这些项目的支撑下,功能区将稳步实现产业规模的倍增。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