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牵引空域优化新时代

海航空管首都机场

 中国民用航空网通讯员杨晓天、王然、吕思敏讯:近年来,“京津冀”备受关切。注入前所未有的“国家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加快,呈现蓬勃态势。这对京津冀地区航班量的增长来说无疑是一种良性刺激,目前京津冀地区飞行保障架次占全国的12%,其中首都机场起降架次占全国的7.23%,排名第一;天津机场和石家庄机场的航班量也以同比14.39%和20.18%增长率不断攀升。然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空域供需矛盾也逐渐成为民航发展的瓶颈之一。

存量有限、增量不足,如何破解“天花板”的限制?5月25日零时,惠及我国3省5市的京津冀地区空域优化方案正式实施,为突破瓶颈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自觉突破‘修补式调整’的思维定式,创新开拓‘结构性优化’的新理念”——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成为打开民航空域优化的一把钥匙。

“思路一小步,转变一大步。”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车进军这样形容京津冀空域优化——相对于整个民航空域调整工作而言,京津冀空域优化只是一小步;但这一小步对于当前时期我国民航空域规划思路转变而言,却是迈出一大步。

多年来,民航空管部门积极探索实践新的空域规划理念和管理思路,不断提升航路航线网络承载能力,同时又为适应未来规划环境、政策及体制变革做好准备。

“民航空域优化的脚步从未停止——从规划单一航路到打造多条航路航线集群的大通道格局,从东南沿海海上飞行航线的启用实施到不断丰富的亚太地区航路网络结构,从华北空域3次优化的准备铺垫到京津冀地区空域优化的再次发力,‘结构性优化’理念写入空域规划蓝图正在破题,‘单向循环、航路分流’的思路也由此应运而生。”民航局空管局空域中心副主任诸小鹰告诉记者。“京津冀地区空域优化方案的正式实施,正是对这种思路的具体实践和示范。方案新辟航线6条,调整城市对班机航线走向74条,调整航路航线数量之多、幅度之大,堪称京津冀地区近年来之最。”

对于这种主要立足于提升现有资源潜力的思路,也体现了军民航融合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这么大幅度的空域优化调整,离不开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方案进行了多次会商和修订,应该来说,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诸小鹰介绍。

四则运算做好资源整合

“空域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关键看如何用。军民双方既要跳出一亩三分地,又要种好一亩三分地。

“空域供需矛盾给空管保障造成的压力非常大,在现有环境下,主要出路在于走改革创新道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争取‘增量’资源的同时,更要着重提升‘存量’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容量潜力。”华北空管局局长文学正表示。

民航空管部门在商讨京津冀空域优化方案时,注意在思路方向上引领,更注重在空域资源使用上精打细算,充分利用“加减乘除”,整合好现有空域资源,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我们通过做好‘加法’,着力新辟航线,做大资源总量;做好‘减法’,实施资源置换,促进军民共赢;做好‘乘法’,实现由‘线’的临时释放到‘面’的固定释放,形成衔接有序、动态灵动的网络体系,让航班少走弯路、少些拥堵、多份安全;做好‘除法’,利用闲置资源,挖掘存量资源潜力,将航班量在空间上进行‘大挪移’、‘大搬家’,有效解决京津冀空域网络存在地区流量不均衡的问题。”华北空管局空管部副部长江波说。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民航空管部门在空域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将资源“增量”重点放在打通“断头路”和“瓶颈路”,解决影响路网连通的“最后一公里”和“肠梗阻”问题上。京津冀空域优化通过有效整合“增量”,新增空中飞行航线里程495公里,让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地区的多数航班不再“逆行”,基本实现单向循环运行,收到了“争取一线、连通一片、激活一面”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民航空管部门还针对具体空域情况及运行特点,通过“有取有舍、有退有进”的军民航资源置换和组合优化,促进军民航空域管理和资源使用的合作共赢。

“飞起来非常顺畅”

京津冀空域优化方案实施当天,飞行员和管制员便直接感受到它的实施效果。

“飞起来非常顺畅!”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机长李浩特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当天飞行的感受。他告诉记者,他经常执行广州至太原航线的航班,这条航线上原来有多个堵点。但今天,明显感觉到飞行的距离和时间有所减少。他认为,之所以选择5月末实施方案,是给新方案一个磨合期,为即将到来的雷雨季节和暑运做准备,届时加班航班比较多,航班量有较大增加,方案的实际功效便会更加显著。

管制员对方案实施的感受可能要复杂一些。北京区域管制中心带班主任刘海伟坦言,此次空域调整方案,是近年来比较大的一次空域调整。“管制员从培训到最终适应新方案大约耗时两个多月,刚开始大家都有些不太习惯。”但是一旦适应以后,他们发现虽然新方案有时航班指挥的量增大了,但难度却明显降低了,总而言之,工作强度降低了。而且方案重新梳理交通流走向,优化航路拥堵点,使原有双向对飞的单一航路彻底实现“来去分开,隔离飞行”。“安全裕度增大了,我们的精神压力小多了。”

根据空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方案惠及每日京津冀地区航班270架次,预计可使京津冀地区空中航班飞行安全风险理论上降低34%,管制员工作负荷降低15%,航线飞行容量可增加15%。

“我们还在路上”

“新时期民航发展赋予民航空域管理工作新的使命”。空管局空域中心主任苗旋表示,推进“单向循环、航路分流”的空域结构性调整只是目前空域管理工作的思路之一。“我们还将积极统筹军民航交通需求,多方协调争取军航理解和支持,不断强化空域灵活使用,促进各空域单元优化,提升整体空域运行效率。”

“不能把问题留给未来!”这是空管局空域中心杨超的座右铭。如何从战略上合理定义空域类型?如何在资源上处理好“舍”与“得”?如何在设计上平衡“安全”和“效率”?如何实现“整体大循环,局部微循环、各单元协同”的目标?这一直是他和同事们的所思所想,所努力的方向。

每年的6月、7月都是民航的生产旺季月份,民航需要保障的航班数量激增。“此次京津冀空域优化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们的空域管理工作要争取与需求增长的速度一致,7月底前还有一系列工作有待完成”。这些工作包括了即将实施的沪兰大通道建设、陕甘青空域优化,以及已完成的新疆地区空域优化等紧密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

有梦无畏,蹄疾步稳,与京津冀空域优化同时推进的“空中丝绸之路”的战略性工程也已雄浑提笔。特别是2015年实施的广兰大通道空域方案,成功搭建了连接我国珠三角地区与西南、西北地区的航路主动脉,架起了珠三角经济圈、川渝黔经济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紧密相连的1600米的空中走廊。近期来看,惠及我国6省1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2个机场,每日直接或间接影响航班将达到970余架次。长远来看,该方案解决了“空中丝绸之路”空域建设的主要瓶颈问题,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搭起了我国东西部之间及东南亚地区与中东及欧洲地区之间“互联互通”的空中桥梁。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京津冀空域优化,始于一域,剑指全局,为攻克民航空域结构性矛盾拿下一城。”车进军指出,今年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到空管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空管各项工作水平,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提供坚强有力的空管保障。不忘初心、砥砺共进,我们还在路上。未来的日子,民航空管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