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完成HUD RVR150米低能见度起飞验证试飞

中国民用航空网讯:9月8日凌晨,中国民航在首都机场圆满完成基于平视显示器(HUD)的跑道视程(RVR)150米低能见度起飞首次验证试飞。该技术推广后,有望改善低能见度起飞,提高航班运行效率和正常性。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全程参与验证试飞活动。

8日0时43分、0时48分,山航一架波音B737和东航一架空客A320分别从首都机场T3、T2航站楼出发,沿着标准滑行路线滑行到01号和36R跑道执行试飞任务,分别于1时16分、1时24分滑回停机位。本次试飞分别历时33分钟、36分钟。通过试飞,验证了使用HUD在首都机场实施RVR150米起飞的可行性、低能见度程序、空管指挥、地面滑行引导及保障能力。

李健对此次验证试飞成功给中国民航带来的深远意义予以高度肯定。他说,这项技术凝聚了行业8年多的心血,不仅有利于实现运行效率和航班正常的双提升,更带动了航行新技术应用的深化,标志着新技术应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当前,各单位在新技术认识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希望各方协调一致进一步推动新技术应用。接下来,要继续加快推进后续工作,在风险评估和管控的基础上,大胆地试、大胆地应用新技术、新标准;民航局相关司局要积极研究低能见度运行审定和监管的有效手段,航空公司要强化低能见度运行的研究和飞行员训练;另外,还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及新技术宣传、示范工作,努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升航班的准点率和运行效率,为乘客带来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

近年来,天气因素对航班不正常率的影响越来越大。2016年影响航班正常率的因素中,天气因素占比56%,尤其在冬春季,以雾、霾为代表的低能见度天气占较大比例。以首都机场为例,2008-201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RVR低于200米的天气44天,低于150米的天气31天,低于90米的天气9天。为进一步提高航班正常性,近年来民航局积极推进以HUD为代表的航行新技术,强化科技支撑力度。

HUD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飞行信息(如飞行参数、姿态信息、导航信息等)和告警信息(如擦机尾余度、迎角限制等)集成显示在平视镜上,飞行员保持对外目视观察的同时即可了解这些参数并跟随相关指引飞行。实践证明,HUD的使用在降低飞行对天气的依赖和提升航班正常性方面可起到明显效果。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首都机场为例,在RVR150米的情况下,高速公路会封路,车辆的行驶速度不会超过20公里/小时,而拥有HUD运行资质的航空公司飞机可以突破首都机场RVR200米起飞标准顺利起飞。截至目前,中国民航共有585架运输飞机装备了HUD,占比18.9%。根据民航局2012年8月发布的《平视显示器应用发展路线图》,到2020年运输飞机将达到50%的装机量。预计随着装机量的逐年增加,HUD对航班正常性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

民航局相关司局、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的代表分别对此次验证飞行提出要求并进行讲评,东方航空、山东航空、华北空管局、首都机场的代表先后就验证飞行、空管保障、地面保障、技术支持等的准备及实施情况进行了汇报。

下一步,中国民航将在青岛、济南等机场公布HUD RVR150米起飞标准,并在首都机场推进使用HUD实施RVR90米起飞事宜,通过提升飞机起降精度,进一步提高航班正常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