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马航空难:悲剧“谜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殇

资料图:当地时间6月15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当地举办马航MH370航班失联100天纪念活动

2014马航空难:悲剧“谜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殇
资料图:当地时间6月15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当地举办马航MH370航班失联100天纪念活动

  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两架客机承载的537个生命,或是不知所踪,或是遽然逝去,两场突如其来的空难悲剧留给了2014年太多的遗憾和未解的“谜题”。

  3月8日,搭载239人、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航MH370航班失去联系。此后一段时间内,有关“飞机去哪了”的各种说法甚嚣尘上。从失联疑点,到多国初期联合搜寻未果;从曝出新线索,到26个国家在南印度洋区域的联合大搜索,整个失联事件至今扑朔迷离。

  悲剧在MH370失联4个月后再次上演。7月17日,当MH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坠毁的消息传来时,人们不禁唏嘘“又是马航”。由于事发时间、地点敏感——乌克兰政府军和民间武装在乌东部激烈交火,多国发布“证据”称飞机当时是被“导弹”击落。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任何组织和个人宣称对此次“袭击”事件负责。

  面对种种未解谜团,马来西亚有关方面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据马来西亚《今日自由大马报》报道,MH370航班马来西亚籍乘客的两名未成年儿子日前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马航及政府相关部门未能履行相关义务以确保乘客安全,且至今拒绝透露客机调查相关信息。吉隆坡最高法院已正式审理该案。马政府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这是乘客家属的权利,当局已经准备面对马航MH370和MH17乘客家属提出的诉讼。

  马来西亚媒体分析指,马政府的选择不多,除面对家属提出的诉讼外,就是继续寻找MH370航班,与中澳等国紧密合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还原真相。而在处理两起事件方面,目前人力、财力都力不从心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则非常被动,只能试图依赖政府。

  短短4个月内遭受两次重创,加上此前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境,马航已被各种负面消息笼罩。MH370航班失联后,马航机票预订量大幅下滑,该公司净亏损高达数亿美元。马航有关负责人表示,两起事件也引发了大量空乘人员辞职。辞职原因包括担忧自身安全,也有不少人是因为空难发生后面临来自家庭的压力。

  为摆脱困境,马航选择重组,其中包括成立一家新公司接管马航原有业务,并裁员6000人。虽然“新马航”定于明年7月1日开始投入,但重组之路显然并不好走,裁员消息一出即引起了马航旗下两个工会强烈反对。

  马航空难的调查和处理并非马方一己之事,而是牵动各方,考验着国际社会。从直接分析飞机上设备发出的各种信号,到卫星和雷达的配合,再到对一些蛛丝马迹的侧面推理,各国都在试图用各种先进手段揭开马航MH370航班失踪之谜。26个国家开展的联合搜索也被看作是21世纪以来多国高科技协同行动的最集中展示。

  马来西亚《太阳日报》评论称,马航遭遇的两起空难促使现代航空史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大团结,大小国家都倾其资源帮助马方寻找MH370并应对MH17坠毁的灾难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马航事件对国际社会的考验不仅体现在合作方面,同时也呈现着媒体软实力的差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中,毫无事实依据的推测、带有政治立场的指责不应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客观、理性、真实的报道才是对生命应有的尊重。

  日前,在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年度“汉语盘点”活动中,“马航”成为了年度“国际词”。评语这样写道:“马航两起空难事发蹊跷,内情错综复杂,掺杂了太多纠葛,却丧失了对生命的敬畏。”的确,时至今日,MH370“谜题”未解,MH17坠因不详。在生命和死亡面前,再多的推诿臆测都显得苍白无力,也许唯有真相,才是对逝者应有的告慰,对生者最大的抚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