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该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旅游新时代

2018年1月8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的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到“2017年,我国人均出游已达3.7次,其中国内游和出境游突破50亿人次。”人均3.7次,总量50亿人次的旅游数字,着实不容小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经过十二五的五年时间积累和酝酿,中国人的旅游观念和出游行动,已经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可能。民航作为承载旅客出游的一个重要交通工具,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不断增加的旅游热潮?

乘坐飞机旅游在八十年代似乎是无法想象的事情,那个时代,乘机还需要证明,那似乎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证明,乘机的人也几乎全是有地位有身份的公务人士。那时候,大飞机几乎没有,多数航线还用伊尔18、安24、安14等。这种小飞机在空中遇到气流时一般都颠簸的非常厉害。所以,在八十年代,飞机飞行保证安全是第一位考虑的,虽然飞机上也配备有空中乘务员,但更多的是从安全的角度上考虑的。

有一位业内人士曾写道:“1980年,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启用。此前,全国的机场还没有使用登机桥或廊桥的。大一点的机场一般用摆渡车将旅客送到航班的舷梯前,小机场就得自己走。遇到寒暑雨雪或异常天气,这段不长的路也会有不小的麻烦。有的机场风特别大,有的旅客帽子被吹跑,有的旅客拿在手里的登机牌被吹飞,差一点登不了机。有的旅客带的东西实在多,为了登机后能有地方放,大家争先恐后,往往在舷梯上挤成一团。当时,乘飞机几乎没有安检的概念,办登机手续的柜台旁会有一张告示说明哪些东西不能带,寄行李时工作人员会问一下是什么东西,但没有检查,更没有安检仪器或设备。此外,当时对带茶水登机没有限制,有的乘客拿着一个装满茶水的大玻璃瓶就上了飞机。”

现在回头来看这段历史,除了感慨当年民航业起步的不容易外,更加对现如今的民航业的发展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三十年的时间,民航业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进行,都取得了万众瞩目的成绩。中国的民航业也迎头赶上了世界民航业的发展步伐。

航空旅客已经逐渐成为大众旅游的出行方式。航空旅游不再是少数富有者或者权力者的权利。面对着日益庞大的旅游出行需求,民航需要的做好心理准备,在赚取良好经济利益的同时,为旅客提供顺畅的出行服务,确保航空旅游成为多数远途旅客的出行首选。

民航业需要了解旅客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服务?安全,顺畅。出门要安全,这个是基本的要求。随着科技进步,中国不断的采购大型客机,和自己生产大型客机,安全的保障已经不再是难易突破的技术问题了。如何保障安全问题,需要的是旅客和承运的航空公司共同的努力。航空公司要严格按规范操作,不能盲目乱干,也不能冒险飞行;旅客需要听从乘务组和机组的要求,不能干扰机组的工作,为机组飞行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毕竟高空上的事情和地面上的不能等同,旅客和航空公司都希望旅程顺利。

在安全之外,旅客期待的便是旅程的顺畅,一般情况下,旅客出门时都会有自己的心里预期,也会给自己的旅客设定容忍的下限。比如,旅客也知道,因为天气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带来的航班延误,谁都没办法。这种时候,需要的不是单纯告诉旅客航班的不确定延误,而是尽可能和旅客讲清楚需要延误的具体时间,让旅客在等待的过程中做好心理准备。这是有目标的预期,如果旅客一直处于没有目标的预期,会因此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很可能因为一点点的服务瑕疵就引发服务人员和旅客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会得到同行程其他旅客的呼应。所以,航空公司在处理航班不正常的服务管理时,一定要学会站在旅客的角度去处理,才有可能有效减少和旅客之间的各种突发冲突。

其实,航空旅游并不复杂,旅客需要的是安全和顺畅,航空公司就应该了解旅客的需要,尽全力满足旅客的需求。当然,靠天吃饭的民航业,还得听从老天的心情,它的阴晴圆缺会给航空公司带来不同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除却天气的不可抗拒因素外,在“尽人事”上,航空公司有努力的空间,旅客也有提升素质的义务,只有双方都在努力,才能让中国民航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赢得来自世界的良好口碑。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