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东航旗下的中联航正式转型成为低成本航空公司
构建新模式 中联航正式转型成低成本航空公司
中国民用航空网2014年7月2日讯(通讯员 税宁)7月2日,东航旗下的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航”)正式转型成为低成本航空公司。这是东航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指引下,按照民航强国大众化战略总体部署,以积极的姿态快速适应世界航空业变革,大力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快实现打造现代航空服务集成商、世界一流航空企业的目标定位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联航的转型启航,标志着东航战略转型迈出新的一步,全面建立起“多层次、差异化”的航空产品与服务能力,成为中央企业中首家集“传统的全服务经营模式”和“低成本经营模式”于一体的“混合经营制”大型航空运输集团。
7月2日,东航旗下的中联航正式转型成为低成本航空公司。图为刘绍勇讲话
上世纪70年代,低成本航空运输在北美市场出现,经过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实践,迅速在全球推广开来。目前,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超过170家,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6%。在欧洲航空市场上,低成本航空已经进入欧盟航空公司前五强,美国也基本形成低成本航空占据显著位置的市场格局。在欧盟,欧洲中、短航程(指2-4小时波音737、空客320飞机航程)已经100%采用低成本运营模式,在亚太,低成本航空的市场份额也接近了30%。低成本航空公司正以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挑战着传统网络型航空公司的地位,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在整个中国民航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低成本航空公司运输量在中国国内市场上所占份额不到7%,低于全世界26%的平均水平。从市场份额的角度看,国内发展低成本航空潜力巨大。
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了消费升级、大众化和自助旅游的兴起。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商业模式深度演进,航空服务开始转向“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全新体验,普通大众对出行方式的选择不仅发生转变,还加大了对航空运输的多样性需求。近年来,中国民航已提出民航强国战略,引导民航从提高高端型消费向满足大众经济型消费扩展,提高民航服务的覆盖能力。各种有利因素坚定了东航对发展低成本航空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东航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东航机队规模已超过500架,年承运旅客超过8000万人次,各项关键生产指标已进入世界民航前10位。东航基于参与国际化运营的全球视野,积蓄了战略转型的能力和实力,把握了未来航空业大众化发展趋势。东航积极借助中国民航支持大型骨干航空公司设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的政策环境,积极借鉴现有各国发展低成本航空的成功经验,率先开启国有大型航空企业“混合制”经营模式的转型实践,率先探索具有中国民航特点、东航企业特色的低成本航空发展之路。
中联航作为独立承运人充分享有自主经营权,将按照低成本运营理念和现代航空企业运营框架,全面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建立起全新的运营系统、全新的产品体系、全新的服务标准、全新的品牌形象和独特的品牌文化,与全社会携手创造“安全、便捷、经济”的品牌价值。到2014年底,中联航运营的波音B737飞机将达到31架,将继续巩固和发展北京南苑机场、佛山沙堤机场全流程服务的独特优势,积极开辟更多的航线,加速布局国内旅游航线和周边国际旅游航线,丰富北京与各省会城市之间点对点的航线网络。
面向未来,中联航将整建制迁入北京第二机场,不断扩大运营规模,预计到2019年达到80架飞机规模。中联航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承担起中国低成本航空发展的历史使命,引领航空业的大众化、经济型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航家快评】
林智杰(专栏):【天赋好体制僵,中联航转型能否破冰】去年以来,低成本名单上春秋已不再孤单,除了正在努力转型的西部航外,首都航空、华夏航空、成都航空、九元航空等也纷纷主动上榜。现在,东航在香港捷星受阻的情况下,毅然宣布将中联航转型,表明了低成本航空已从“非主流”成为“主流”。应该说中联航转型低成本的“天赋上佳”,其拥有26架飞机B737NG单一机队,坐拥北京这个国内最大的客运市场,占据交通便利的次要机场南苑机场。我们注意到,东航是第一个公开涉足低成本的三大航,拥有如此天赋,能否克服国企体制弊端,打破“国有航空做不了低成本”的传说,我们拭目以待。
王疆民(专栏):在目前国内航空市场资源尚难满足低成本发展的条件下,绝大部分的低成本还都是名义上的低成本。而中联航转型为低成本,广告效应和吸引眼球的作用,大于其转型的意义。原来中联航的票价就不高,飞机大部分也是落在原来空军的机场,可以说是三、四线的机场。以后进入首都第二机场,待遇很高,飞机也很不错,所处市场也是公务旅客,建议设立三舱,或四舱,直接抓含金量高的旅客。
韩涛(专栏):此次转型是中联航的二次转型了,中联航首次从军航转为民航后,一直没有很大的发展。东航曾尝试在香港成立廉航,无奈铩羽而归。回归国内市场,选择中联航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首先,中联航机型单一,运营效率较高。其次,运营航线多是二线城市之间,其中佛山沙堤机场,北京南苑机场,鞍山腾熬机场均为军民两用机场,运营成本较低。最后唯一不足的是中联航一直没有建立很好的品牌体系。希望此次转型能够探索出三大航子公司运营廉价航空品牌的经验。
李玉良(专栏):中联航转型低成本航空借助北京二机场建设,定位低成本航空吸收北京市场庞大的学生,差旅,旅客人群客流,前景是美好的。同时也可以与东航北京合作联动,形成较好的市场效应。对于联航而言,高端经济舱和经济舱两舱布局或者全经济舱布局最为合适,定位精准才能更好的节约成本,同时对于目前航空公司成本固化的现状,想要省钱也并不容易,低成本航空想要取得经济上的成功就势必要在增值服务上下功夫,在运营效率上下功夫,在营销网络和渠道建设上下功夫。希望联航以市场为抓手,以创新为驱动,突破体制约束做中国民航市场上一只勇往直前的轻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