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是一种习惯——记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毕刘超

做一件事,如果只是为了单纯地度过时间,没有人可以长久地坚持下来。只有从理解职责的那一刻开始,漫长时间里的一分一秒便拥有了非凡的意义。每一个起落背后,都隐藏着机务人的身影。

在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大修机库里,有这样一群机务人,他们为了民航机务维修事业,默默传承着机务工作者的匠心技艺,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机务工作者风采。他,从他们中走来,步伐虎虎生风,身形魁梧,说话铿锵有力。

“地面已准备好,随时可以拖机,等待机上指令。”

寒冬腊月,疾风如刀,等待出场的飞机正在机库门口等待拖至远处试车位。地面的拖机指挥员毕刘超镇定自若,牵念着飞机的他,注视着机坪上一架架滑行而过的飞机。上班10余年,他已经是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一名优秀的基层班组长,大家都喊他“老毕”。

 

“不干就不干,要干就把它干好!”

 “老毕心特别细,跟他一起干活让人心里特别有底。”同一部门的同事提到他就竖大拇指。“比方说,他把拆下的部件做好标记、分类封装起来以防丢失。”他这种心细如发的品质,已经内化为性格并且养成了下意识的行为习惯。作为一名机务工作者,他深知对飞机了如指掌是做好维护工作的前提。自2010 年上班以来,他每天眼里看的、心里想的都是飞机。

正是凭着这股执着劲儿,他把业务学得明明白白。由于心细和勤奋,他很快就对飞机大大小小的部件设备烂熟于心,俨然是行走的“活手册” “活教材”。“你的眼前应该是飞机的各个部件、设备和电子线路,‘目无全牛’,闭上眼都知道它们在哪才行。”他对徒弟说道。“不干就不干,要干就把它干好!”他始终秉持着这个信念。多年来他深深扎根维修保障一线,十余年如一日的钻研,沉淀下来的是一身的本事。现在他是大修部定检维修一车间机身部位公认的全能“大拿”,车间经常把各种维修过程中难啃的“硬骨头”交给他,他却丝毫没有懈怠过。

 

“我来顶着,没关系。”

 

他常说,“咱们为飞机定检更换重要部件,工作任务重,肩上责任大,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平心静气、稳住心神。维修任务再紧急,也要严格标准流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勤务人员到整机放行,从员工到班组长,多年的工作经历塑造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整机更换起落架,常常时间紧任务重。他从飞机进场第一天开始便牢牢“钉”在了现场。从飞机整机顶升到部件拆解,再到恢复装机收放测试,每一个环节他都不放过。在安装起落架过程中,大家都知道收放作动筒沉重,稍有偏差便无法安装到位。他常常自告奋勇,“我来顶着,你们安装,手上稳一点,没关系。”这一举,往往就是十几、二十分钟,直到工作结束。

在他的眼里,飞机是有灵性的,只有摸透了飞机的“脾气”,工作才能驾轻就熟。在某次定检维修工作中,班组里一位青年员工发现起落架舱存在异常油迹,但不能确定何处管路渗漏,他上前检查,分析各处管路受力特点后,发现其中一根管路存在异常,拆下后仔细察看,果然管路接口处存在划伤,及时把住了飞行安全。他的徒弟说,“我师父就没有发现不了的故障。”

 

“老毕”不老,他的岁月在平凡中发光

 

每架飞机出场,他几乎都在现场指挥拖飞机,他凝望着那方机坪,那片蓝天。天空之轻,因它宽广、因人们在它的怀抱诗意般飞翔。而机务人说,天空之重,因它加载给机务人巨大的载荷与挑战,赋予他们非一般的担当之重。

他记得每一架飞机结束维修工作重返蓝天前的有条不紊,通电检查、液压测试、起落架收放测试、拖出试车……各项维修工作环环相扣,现场忙而不乱。

“机下你好,飞机可以拖出。”

“收到!沿既定路线拖出!”在他的指挥下,飞机缓缓拖出机库。

一条路,说长也不长,从机库到试车位,牵引车10公里时速,10分钟便可到达;一条路,说短也不短,太阳东升西落,四季交替更迭,他走了十余年。大家都喊他“老毕”,可是他才三十多岁。他像一颗坚固的铆钉,用执着与匠心,诠释着机务人的信念与担当。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对这项事业如此情有独钟。

闻惯了航空煤油散发的味道,习惯了炎炎夏日和严寒冰霜,听惯了发动机轰鸣的乐章,看惯了凌燕在蓝天展翅翱翔……也许,热爱是一种习惯吧。(文/图 郑迪)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