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机务放行员:责比山重 心比丝细

飞机降落,舱门打开,旅客缓缓走下飞机,这时,一名身穿反光马甲的工作人员迅速走到飞行器前,目测、问询、检查……在一次安全航行的背后,有这样一位不可忽略的“神秘”人物——飞机机务放行员。近日,记者深入吉林机场集团机务工程部,感受飞机机务放行员航线维修的过程。

14日上午,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停机坪,记者跟随飞机机务放行员李金鹏在风中站了30分钟,开阔的停机坪几乎没有任何遮挡,早春的阵阵寒意让记者不禁裹紧了大衣。“停机坪上的温度比市区低不少。”李金鹏说,即使是雨雪天气,放行工作也会一如既往。

在等待的时间里,李金鹏完成了停机坪上“FOD”机场外来物检查,5分钟后,从石家庄到长春的航班徐徐降落、停稳。震耳的引擎声尚未停止,李金鹏便低头弯腰钻入飞机下方,熟练地开始了检查工作。

机头、机翼、机身、机尾、发动机、起落架……李金鹏全神贯注地检查飞机上的每一个部位,这就是所谓的“目视检查”。检查过程中,他不停地抚摸着飞机的各个部位。检查轮胎时,他的目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连轮胎贴近地面的部位也没放过。直到最终确认无误后,李金鹏才在手中的航线维修工作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这个签名对于飞行来说意义重大。没有它,飞机就不能上天飞行。”李金鹏告诉记者,飞机要想起飞,必须要经过技术放行和签派放行。签派放行由气象及空中交通管制员负责,而技术放行则依赖像李金鹏这样的飞机机务放行员。“经我们航线维修后的飞机,符合飞行条件后才能起飞。”李金鹏说。

走进飞机机务放行员的工作室,记者看到“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宣传标语挂在工作室醒目位置。“一次航线短停维修大概要花25分钟,这个时间对于旅客的一次航程来说微不足道,而对于飞行安全来说却是性命攸关。”李金鹏的搭档王野说,一架飞机由发动机、飞控、自动驾驶、气象雷达等系统构成,部分设备可依靠电脑程序自检完成,而轮胎、风挡、机尾、飞机蒙皮等,只能依靠人力检测。尤其是冬季,还得注意飞机是否出现结冰现象。

今年春运时,一架航班落地后,王野对飞机展开航线维修,进行目测检查时,他发现右发风扇包皮外有油迹,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直觉告诉王野“有些不对”。他打开右发风扇包皮,与机组沟通冷转检查漏点,发现右发IDG滑油散热器漏油,王野立即通知机组,并联系基地派人带件排故。

“要是没发现,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想起那一幕,王野仍心有余悸。“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飞机飞行中可能因IDG滑油缺失,导致缺少一个交流电来源,后果不可想象。”王野说。

目前,吉林机场集团机务工程部共有飞机机务放行员54人,日均检查航班70余架次。航班起飞之前,放行员就已经在岗;航班结束后,他们还要对过夜飞机进行维护。

当记者问李金鹏和王野,“当飞机机务放行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时,他们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责任和压力并存。

从业11年中,李金鹏和王野肩上的担子从没卸下过,他们深知,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他们的每一分认真,都为旅客的航行添加了安全砝码。

压力意味着责任,责任要求着能力。2020年年末,李金鹏、王野所在的吉林机场集团六人团队获得首届首都机场集团机务岗位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李金鹏本人还获得个人全能第三名,首都机场集团公司“金牌员工”的称号。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