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西北战“疫”故事:当机上发现一名发热旅客后

2020年3月3日,全国的复工复产工作纷纷展开,航班上又迎来了大批的客流。东航西北分公司MU2449从西安飞往深圳的航班于下午15:20起飞,客舱经理张艳带领乘务组服务着机上294名旅客。
飞机平飞后,按照防疫规定乘务组开始测量旅客体温。当测到42排时,发现D座的一名年轻女性体温高达38.1℃,负责这个区域的乘务员张怡然又测试了一遍依然是38.1℃,乘务员刘世雄帮助重新测试仍然是38.1℃,直到第四遍确认还是38.1℃。乘务员将情况报告客舱经理张艳,张艳立即启动疫情防控预案,以减少感染几率。张艳来到旅客身边询问观察,并告诉乘务员说:“我年龄大了不要紧,你们年轻不要靠近。”谁知张艳的话音刚落,令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乘务员张怡然说:“经理,这是我负责的区域,并且我已经接触过这位旅客,就让我来吧!”紧接着刘世雄说:“我是男的,我也接触过这位旅客,就让我来吧!”听到这里,张艳十分感动。她观察了旅客的情况后,告诉乘务员再等十分钟再重新量一下体温。
过了一会,乘务员张怡然向张艳报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她发现这位女士从小包里掏出来一个药盒子取了两片药吃了下去。张艳赶紧去查看,发现旅客服用的是一种具有退烧功能的药片,张艳立即警觉起来,她询问这位女士:“你现在有什么不舒服?”这位女士说自己有轻微的上吐下泻。张艳又询问旅客服这个药的目的,旅客说她知道自己乘机前有点儿感冒和发烧,所以吃这个药缓解一下症状。张艳又询问旅客之前到过什么地方,旅客说没有,张艳请旅客出示她的身份证件,发现旅客来自陕西洛南,想到洛南所属的陕西商洛地区曾属于疫情中风险区域,张艳觉得一定不能麻痹大意。
张怡然再次给旅客量体温结果是37.8℃,间隔一段时间后,刘世雄又给她测量结果是37.5℃,张艳第三次量的是37.1℃。看着旅客在服用退烧药后体温逐步降低,张艳更加警觉起来。此时,必须要把这一切情况都报告给机长了,但自己已经是与发热旅客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不能再进驾驶舱,所以张艳用内话将情况报告机长。随后,在张艳的安排下,乘务组将发热旅客周围以及前三排、后三排的旅客信息和电话都一一留下。忙完这一切,飞机也马上落地了。
飞机在深圳机场落地后,机长要求旅客不要下机,等机场检疫人员上了飞机再做决定是其他旅客先下还是发热旅客先下。为了及时将情况告知机上旅客,且不造成恐慌,张艳让广播员蒋夏媛编写了一段广播词委婉地安慰机上旅客。等检疫人员上机后,张艳将一路上的情况如实告知,此时,在退烧药的作用下,检疫人员测量旅客体温时已经降到了36.7℃。检疫人员将发热旅客带下飞机,进行后续的处理。张艳请示机长是否可以下客,得到深圳地面允许下客的通知后张艳通知客舱旅客可以正常下机。
乘务长史文俊将发热旅客与地服交接单据都留存好,同时也留了检疫人员的电话,便于事后及时沟通发热旅客的情况。张艳则立即打电话将情况报告给客舱部在咸阳机场的值班领导和分部经理。
接着,张艳询问深圳地面人员得知由于飞机消毒大概要等一个多小时,回程航班会延误。张艳用移动客舱系统查看回程旅客人数只有12人,于是她向机长建议通知地面配载平衡部门把刚才发热旅客所坐的座位区域在值机系统中进行锁定,不要安排旅客,这样可以争取航班尽快正常,还起到隔离的作用,机长立即采纳了张艳的建议,联系了地面部门。
回程航班上,由于接触过发热旅客,张艳、张怡然和刘世雄没有进行客舱服务,进行自我隔离。航班到达西安后,他们三人在单位的安排下乘坐专车回到家进行居家隔离。
无独有偶,早在1月24日大年三十当天的MU9049/50西安一普吉一西安的航班上,在疫情防控还在初期的时候张艳就带领乘务组处理过一起同样性质的事件。当日,李檬发现机上一旅客上吐下泄非常严重,经多次测量体温不高,报告张艳后,在张艳的带领下,整组高度戒备,张慧广播找医生未果后,将旅客调整到周围无人的空座位区,及时向其他旅客关闭生病旅客用过的卫生间,防止交叉感染。在还没有明确的疫情处置预案的时候,张艳带领乘务组在航班上整整忙了一夜,乘务组对旅客进行密切观察和精心照顾,最后将旅客交给普吉的检疫部门。
今年,客舱经理张艳已经在蓝天上飞行满40年,在乘务岗位上,她履职尽责、甘于奉献,多次荣获安全和服务功勋,并获陕西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在疫情防控期间,张艳充分发挥着劳模精神和客舱经理的职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安全和责任意识强烈,严防死守、敢于担当和作为,妥善处置突发情况,受到了乘务组员和单位领导的一致赞赏。(关向贞)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