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要救国泰,更要拯救香港航空业

国泰航空曾是令香港人引以为傲的品牌,今天却因财困,需要政府出手打救。政府前天(6月9日)宣布国泰资本重组计划,动用273亿元土地基金投资国泰,当中包括195亿购买优先股份,以及78亿元的过度贷款,协助国泰度过难关。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明言为了维持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才注资国泰,然而,倘若只是花钱拯救国泰,而没有航空产业发展蓝图,就足以巩固甚至推动香港航空经济的发展吗?

新冠肺炎疫情打击全球航空业,国泰航空亦宣布涉资390亿元资本重组计划,规模超出国泰目前的347亿元市值,当中包括由政府认购国泰195亿元优先股;认购股份附带五年期认股权证,每股行使价为4.68元,总行使价为约19.5亿元;以及借出78亿元有抵押过渡贷款,合共涉资273亿元。与此同时,国泰会通过股东供股募集约117亿元资金。

这次是港府首次透过土地基金直接注资私人企业,有权委派两名观察员进入国泰董事局。根据外聘财务顾问估算,是次投资的预期内部回报率为4%至7.5%,较土地基金过去六年的3.7%回报率为高。政府除了有利息收入外,倘若悉数换股,政府变相持有约6.08%国泰股权。陈茂波指,是次为中期投资,投资能取得回报,亦可在非常时期帮助国泰度过难关。

大到不能倒的国泰?

全球疫情尚未受控,环球经济复苏无期,航空业不景,各地政府如美国、奥地利均出手打救处于冰河时期的航空公司,因此香港支援国泰并非孤例。曾被称为“亚洲最佳航企”的国泰近年面对廉航崛起,经营日益困难,更因炒期油而招致亏损。

今年受疫情打击,国泰客运量及货运量大幅下跌,单在4月份载客量暴跌99.6%,日均客量仅约458人,今年首四个月载客量较去年同期64.4%;载货量则比下跌26.6%,共录得未经审核亏损45亿元,平均每日蚀逾3,700万元,而去年下半年国泰早已录得4.34亿元亏损。若无法解决短期资金问题,国泰显然死路一条。

对香港而言,成立于1946年的国泰不仅是本地知名的国际航空业品牌,它在国泰在维持香港航空枢纽的地位有一定角色。现时国泰占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57%,以及41%空运量,占香港航空市场比重甚高;而香港在全球拥有220多个航站点,当中有49个客运点和14个货运航点只由国泰提供服务;公司亦持有庞大航空网络及航权,种种数字显示国泰举足轻重,终使政府不再拘泥于自由市场投资国泰。

小得不能再小的航空枢纽愿景?

尽管航空业占本港生产总值比重约5%,却主宰着香港经济命脉。《基本法》第128条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应提供条件和采取措施,以保持香港的国际和区域航空中心的地位。”国际航空枢纽是香港的定位之一,航空业可带动经济发展及商贸旅客往来,促进旅游、酒店等相关行业发展,同时支撑进出口贸易、物流运输等行业,有助巩固国际金融、航运与贸易中心的地位,为了长远利益着想,当国泰营运及财务上陷入严峻挑战,政府不得不救。

只是投资过后,国泰要如何再次起飞?有声音对国泰将实施新一轮高层减薪及员工自愿放无薪假,但却未有承诺不裁员减薪而感不满。国泰除了应设法改革、提升竞争力外,《香港01》曾提倡本地航空公司加强培训本地机师,以应付全球机师的需求。现时本港数家航空公司的本地机师占各级机师总人数的比例至多于三至四成,最低的只有4.2%,航空公司虽大,但只会大量聘用外籍机师满足业务需要,未有为本地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

在人才以外,航空业属于重要战略产业,如何推动产业发展,亦是重要的一环。国泰与国际航空枢纽不可划上等号,当政府视国际航空枢纽为香港优势,如何把握长处创造更好的前景?《香港01》亦于去年倡议港深珠澳机场一体化,连结多地机场,配合飞机租赁及航空融资中心等业务,推动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陈茂波在会见传媒时明言,政府是次投资只为确保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而国泰为本地最大的航空集团,对本港航空业非常重要。国泰固然要面对疫情过后国际航空业大洗牌的挑战,但政府亦要更具远见,推动航空产业发展,否则二百多亿元的投资也只会付诸流水。(来源:香港01周报   陈澔琳)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