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张平:扶贫路上践初心

中国民用航空网讯(王赟)2020年03月16日一大早,一辆车停在了泗阳县临河镇西稍村村头。车上下来一位中年男人,手里拎着个行李箱。从他四周打量的眼神就知道,他不是本地人,而是第一次踏上这片苏北大地。

周围有消息灵通的村民在小声议论:“就是他,听说是省城来的。”

这个村民口中“省城来的”人叫张平。七天前,他的身份是东航江苏公司的一名信息技术专家。而现在,他是临河镇党委副书记兼西稍村“第一书记”,是江苏省委选派的一名扶贫干部。

一晃快半年过去了。村民们发现自从这个张书记来了之后,村子里日渐活跃了起来,谈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劳动热忙碌热热火朝天。用他们的话说,“虽然只是来了一个‘第一书记’,但胜似千军万马,把村里搞得红红火火的。”

满载真意——挨家挨户唠家常,用铁脚掌拉近距离

刚到西稍村,张平最惦念的就是村里那些困难户。每家每户到底是什么情况?致贫的原因都是哪些?有哪些突破口可以脱贫?这些问题每天都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也成为了他每日奔走在田间地头村落屋舍的动力。

5月8日,张平带着后方单位精心准备的慰问品在帮扶点临河镇西稍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7月1日建党节,张平带着帮扶队准备的生活物资来到了村里困难党员的家中,详细了解每户人家的身体状况、收支情况。

8月4日,张平再次对西稍村困难户进行实地走访。通过前几次的情况摸底后,他全面地掌握了困难户里的致贫问题点,并鼓励贫困户坚定信心,自立自强,争取早日走出困境。

......

就这样,他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地“串门”,风雨无阻。没有繁琐的客套话,席地而坐唠家常。

有村民曾抓拍过这样一张照片,张平坐在困难户家门口的水泥地上,一边询问情况一边在本子上做着记录。谁能想到,几个月前他还是个连方言都听不太懂的城里干部呢。

在他的笔记本里这样写道,“扶贫不在嘴上,而在腿上,跑得多了,路子就广了,想法就多了,小康之路就更加明朗了。”

付出真心——大手牵着小手,书香温暖童心

人常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于是一个父亲的张平来说,面对西稍村众多留守儿童的童真面庞,他日思夜想着要为这些孩子们做些什么。

“哇!来新书啦!”那天,当张平和队友将380多本崭新的课外读物搬进西稍村村部时,孩子们开心地欢呼了起来。看着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翻阅新书,渴望的眼神透出求知的欲望,张平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欣慰地笑了。这一刹,孩子们笑得格外甜。

当问起为什么要自费给孩子们买新书买文具时,张平说,“扶贫要从娃娃抓起,看似是句玩笑,但却是我的真心话。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是茁壮成长的树苗,我们将扶贫的雨露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里,未来将会结出自力更生、奋斗不息的果实。”

倾注真情——引项目做产业,全力以赴授之以“渔”

过去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张平发现,路虽然修到家门口,天黑无路灯却是村民们生活的一大“障碍”。于是,他迅速牵头上马了西稍村的路灯建设项目。通过清障、选点、埋放,共计建设了LED光源路灯100杆。“项目预计在11月15日投入使用,到时咱们的脱贫之路就亮起来了。”张平满脸幸福地介绍项目进展。

与此同时,张平通过实际考察发现,临河镇毗邻黄河古道,水生态资源富饶,针对小龙虾等水产巨大的需求量,可进行大棚龙虾养殖。最终,经过生态环境、给排水、电力电信等方面的全方位论证,该项目进入规划设计环节,预计今年12月投入使用。届时,项目将为村里带来30多个就业岗位,增加务工收入60余万元,激励125户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267元的成绩。

一面是保民生提质量,一面是抓产业创收入。一心要带老乡们全面脱贫的张平,常常需要连日连夜地撰写各类可行性报告与项目实施计划书。因为,可能第二天他就要带着这些资料奔波在省市各类专家间,听取项目意见。

“现在基本一个多月才回一趟家。因为我爱人也在东航工作,需要倒班,所以孩子只能让父母帮忙照顾了。”张平说,“想他们了就打个视频,这边确实抽不开身。”

在田间、在村口、在项目施工现场、在困难户家中……这个城里来的干部,从最前沿的东航信息化队伍走进了最朴实的泗阳脱贫土地,从一句方言不会到走进老乡们的心坎儿上,将一直陪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