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王荣军的一天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随着咸阳机场二期工程即将的全面竣工,任务突然变得多了起来。咸阳机场二期工程主要包括T3航站楼、新跑道、新塔台等工程建设,我们建设指挥部负责新塔台工程的新建。
从2010年4月开工到现在,经过快两年时间的建设,虽然工程已经基本完成,但艰巨的任务还是一个接一个,重重的困难需要解决,而离正式投入运行的日子只能用小时来计算。为确保工程如期完工交付使用,总指挥命令建设指挥部所有人员都上一线去发挥自己的才智。作为党群部从事党务和工会工作的我,从未干过与工程建设沾边的工作,也接到了上工地协助土建部工作的任务,并且让空管局的一位“资深”劳模——王荣军带我工作。下基层,到一线,居然还能跟劳模一起工作,接受到这样的任务,我既紧张又期待。我知道王荣军是“空管十年劳动模范”、“全国民航系统劳动模范”,还是“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优秀党员”。能跟这样的人工作,也算是机缘难得吧。
上班第一天,我一大早就出发。一方面,是想尽快见到王工,另外也是想第一次去上班,早点到,争取给土建部同志一个好印象。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当我不到8点赶到工地塔台土建部临时办公室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好几个人了。我问正在与乙方谈话的土建部部长朱历刚:“王工来了吗?”,朱部长笑着说:“你来晚了一步,他每天早上7点半就来了,来这儿待了几分钟拿上安全帽就上楼了,你到塔台里准能找到他,就是不知道他现在在哪一层。”
离开办公室我上气不接下气直往工地上赶,终于在第七层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王劳模正仔细地查看施工作业面有无漏水、漏电等不安全隐患。来之前,我了解到王劳模主要负责协调机场安技部和动力公司,做好供水供电方案确认与实施;配合场区管理部,做好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净空高度的监管与核实;联系设计院,协调解决现场设计变更及施工过程中技术难题及现场土建施工等工作。我原以为他“位高权重”、每天只是指点江山而已呢,没想到他的工作却是如此繁杂和琐碎。我禁不住问他:“你这么大个劳模,天天还干这些小事?”,他面露不悦,但并没向我发火,而是淡淡地对我说:“你知道吗?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将使整个工程停滞不前。你可别小看这些事,没事就没事,出了问题可是大问题。我每天至少要这样检查两遍,要确保万无一失呀。不然,怎么对得起单位和领导的信任。”
我跟着王劳模,就这样从一楼到十三层重复着同样的事,他还不停地督促和提醒各施工人员一定要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塔台顶层15层。高度是99.45米,相当于普通住宅楼33层的高度,虽然已是近四月的天气,但塔顶的气温却只有4—5℃,刚一出门外,风吹得我衣服啪啪直响,人都快站不稳了,只好赶紧扶着墙。看着我气喘如牛,王工笑着安慰说:“爬得多了就会好些,我刚开始也像你现在这样,现在我每天至少要爬3到4次,已经习惯了”。虽然窗外寒风刺骨,一层细密的汗珠却浮现在他的额头,刚准备坐到楼梯上喘口气,手机响了,他一把擦掉汗珠,掏出了手机。“喂!你好,好的,知道了,马上就来……”
“走,跟我下楼,楼下电路出了点故障”。一路小跑,来到附属楼配电室开始了电路故障排查,此时他又当起了一名电工。时针不知不觉指向11点40分,王工对我说“小赵,你赶紧去吃饭,完了到电梯口来找我。”等我回来的时候见他正在电梯里开电梯,我有些惊讶,“王工,怎么你每天还要开电梯吗?”他说开电梯也是他每天工作的一部分,中午12:00―14:00,晚上6:00-22:00,他和朱历刚部长都得轮换开电梯。因为电梯是初装的,正处在调试阶段,必须得人工操作,这个时间又处于开电梯人的下班阶段,为了确保管制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的搬迁和维护,以及各施工单位运送施工货物上楼,如果不加以管理,很容易引起混乱,电梯也极容易引起故障,此时的他又成了一名电梯操作员。我说“王工,别的我也干不了,替你开电梯总还是可以吧”,他告诉我注意事项,应该是先拉人后拉货,货物也要分轻重缓急,首先要保障拉外装玻璃,然后是沙子水泥,之后是石材……。在电梯里寸步不能离,手机没有信号,终于熬到两小时后开电梯的人来接班。我想,晚上还得开近4个小时的电梯,而且这几个月里,他们天天如此,真不知他们是怎么渡过的。从电梯里出来后,我回到办公室,朱部长说王工到机场那边去处理一些事情去了,过会就回来,说喝水得自己烧,不过得到一楼门房接水。我问他为什么不用饮水机,那样就方便多了,“原来一直是用饮水机的,到冬天饮水机的水桶全冻成冰了,把饮水机也给冻坏了,还没来得及换,现在知道条件很艰苦了吧”,朱部长开玩笑说道。这时王工满头大汗从外面走了进来,叫我跟他开始了又一次的楼层巡查工作。从塔顶下来时已是18点多了,老远就听见朱部长喊道“你俩先去吃饭,我先去开电梯,一会来换我”。刚到大门口,王工的电话又响起来,“喂!好,我马上过来”,王工让我自己先去吃饭,说另一部电梯在十一层被水淹坏了,得去处理一下。等王工来接替我开电梯时,已经快21点钟了,一进来就忙说“不好意思,让你一个人呆了这么长时间。”
眼看就22点了,我心里窃喜,终于快到下班时间了,可以好好睡一觉,今天真是太累了,想想也是,爬了近七十层楼梯,又在电梯里站了近5、6个小时,实在是累得够呛。这时,王工说:“还有最后一项工作,今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我心想,还有任务?真是想把人累死呀!锁好电梯,来到办公室,王工从柜子里拿出厚厚一摞工作日志说:“这就是今天的最后一项工作了”,我认真翻阅了一下,60页的工作日志共有15本,每本上都密密麻麻写满每一天的工作记录。
陪着王工写完日志,回到宿舍已是23点多了,我倒头便睡。第二天醒来都快8点了。我赶紧赶到办公室,桌上是王工给我带的早餐,有油饼、鸡蛋和各种小菜,还冒着热气和香味呢。王工早已上工地开始了他新一天的工作,他就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闹钟,从不知疲倦和劳累,哪里有问题,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哪里需要他,他就会第一时间赶到。对待工作,他从不“挑肥拣瘦”;对待同志,他热心帮助,他呈现给大家的总是忙碌又沉默的身影,他那矮小的外表下,始终蕴藏着无穷的力量。猛然间,我发现,他就是那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雷锋啊,他把雷锋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诠释的淋漓尽致。我惊呼,原来雷锋就在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