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空管局气象中心参加自治区气象局举办的“世界气象日新闻媒体见面会”

 

  

 

 

新疆空管局气象中心  谭艳梅  韩磊

   321下午,自治区气象局、新疆气象学会举行世界气象日媒体见面会。气象专家对世界气象日主题及相关背景进行了解读,并对公众关心的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冬半年大雾天气与城区大雾天气的关系与区别等问题向来访记者作出解释。

    新疆气象学会秘书长肖开提多莱特介绍说,每年的323日是世界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WMO)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主题,号召所有会员国的气象机构纪念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并通过各种纪念活动,使得社会各界加深对气象工作的认识,提高对气象知识的认知水平,用气象知识和气象信息作为科学依据,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化。2016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为“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民航乌鲁木齐空管局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谭艳梅和乌鲁木齐市气象台台长王健分别就关于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冬半年大雾天气与城区大雾天气的关系与区别作了介绍。

    谭艳梅介绍,机场和城区虽然相距仅20多公里,但天气的差异大。差异最大的是冬季的雾天,经常是上午机场大雾弥漫,城区能见度还较好;下午机场能见度还行,城区却是雾蒙蒙一片。现在大家通过公众媒体获取的信息是地方气象局发布的城市天气,有些时候不能代表机场的天气,往往有一些旅客因为不知道这一点,而对航班延误的原因产生怀疑。

    冻雾是冬季对航班运行影响最大的天气。据机场气象中心观测资料统计,机场能见度<800m的年平均日数为42天,冬半年出现日数占全年的95%,其中冻雾占70%以上。仅今年1月份,能见度低于800米的日数就有29天,破历史极值。

    冻雾形成的条件需要有稳定的大气、冷湿的下垫面、深厚的逆温层。机场冻雾多的原因,一是地势低洼(机场海拔648,市区海拔900多),冷空气容易堆积沉淀,底层逆温容易形成和加强。二是机场北部蔡家湖和呼图壁盆地有更低更冷更湿的下垫面,凌晨由于辐射降温形成的低云雾是机场冻雾的主要源地之一,上午在北风作用下低云雾先向机场推进,继而再向市区推进。三是温度日变化有利于雾的抬升和移动。日出后升温,机场逆温层减弱,雾区抬升向市区移动,日落后,空气冷却下沉流回低洼地沉积,周而复始,形成低云雾的移动和循环,直到有冷空气彻底打破稳定形势后,雾的循环结束。

    谭艳梅表示,冻雾形成原因复杂,受冻雾探测手段和预报技术限制,对冻雾天气的精细化预报能力还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民航气象工作者正在各自治区气象局开展合作、深入研究,共享探测资料和技术资源,努力提高预报的精准率。

乌鲁木齐市气象台台长王健介绍说,乌鲁木齐城区冬半年大雾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半年11-2月。能见度在50~500时称之为浓雾,能见度小于50米时则称强浓雾。2015年冬季首府雾日异常多,且常出现浓雾和强浓雾,而且雾日持续时间长。有稳定积雪、湿度大,有稳定而深厚的逆温层,静风或微风,山谷地形是形成乌鲁木齐冬季多雾的主要成因。

气象中心利用本次媒体见面机会宣传了3.23气象日的主题,让广大群众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航空气象的工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