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断增长的航班量,河南空管分局积极主动,采取多项措施,坚守安全底线,筑牢安全基础,确保不出现不安全事件。
加强教育,认清安全形势。组织对以往的飞行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向机场了解到的信息,提前预测飞行流量,分析空管保障中的难点和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加强管制员的技能培训,在思想上、身体上、技能上、制度上做好充分准备。
修订制度,完善保障程序。郑州机场于1月7日实施双跑道运行,一些规章制度和应急方案还不够完善,面对复杂情况,管制员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分局多次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业务会商,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相互支持弥补。郑州区域管制室的第四扇区于7月中旬开始试验运行,通过对高峰流量的分流,减少飞行冲突,对缓解调配压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各单位还制定了扇区开放时间延长措施、增加备份值班力量等方案积极应对。
干部垂范,发挥带头作用。干部干部,干字当先,分局要求遇到大面积延误、雷雨等复杂情况时,各级干部必须坚守一线,随时处理突发情况,协助现场带班主任进行协调。遇到复杂天气,首先安排干部加班。在现场管理中,干部要严格要求,防范御前,真正做到“宁当恶人,不做罪人”。同时,结合“两学一做”活动,调动和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党员突击队,随时为应对复杂局面做好准备。
加大检查,吸取经验教训。定期安排人员进行各项安全检查,从现场管理、通话用语、进程单填写、夜间双岗制等方面入手,发现问题,严格整改,切实提高各项规章的落实。
积极协调,切实提高正常性。 管制部加强对内外的协调,与机场和公司协调,利用CDM系统,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减少旅客上飞机后长时间等待问题。出现大面积延误时,要求机场和公司派人共同值班,对每一个航班的放行都进行监控协调,全力保障放行正常。积极与气象部门的协调,科学分析雷雨移动发展趋势,合理发布流量限制措施,减少对航班的影响。
另外,河南空管分局还通过“六必访六必谈”等措施,积极营造舒适的后勤保障环境,解决一线值班人员的后顾之忧。发挥班前讲评会的作用,了解和观察值班人员的精神状态,防止出现人员疲劳。通过以上各种措施和制度,通过分局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切切实实打牢安全基础,确保空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