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基地维修能力 助力公司运行成本管控

随着公司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机务维修系统面临着保障任务“点多面广”的严峻考验。为方便航空公司扩大规模,整合维修资源,实现合理布局,民航局近期对多地点及异地维修政策进行了修订,针对多地点维修单位,创立了“多证合一、一证分签、航线统一取证”的新监管模式,有效提升了维修资源的统筹调配。

本次民航维修管理政策的修订,为山航工程技术公司利用维修资源、提高维修质量、完善维修体系、降低运行成本提供了制度支持,山航工程技术公司根据规章要求,结合现有维修资源情况,对维修体系、标准、流程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完善,通过维修保障模式转换,扎实推进一体化管理要求,强化成本精细化管控,保障航班持续性适航,切实做到降本增效。

为了让维修基地承接工作总量与基地运力投放规模相匹配,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机队运行成本,山航工程技术公司从异地维修、多地点维修两方面持续推进维修能力建设。安全质量部积极联合维修控制中心、维修基地,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维修能力的提升。

一是完善基地异地维修能力,提升基地航线维修保障能力。目前,在山航工程技术公司各部门、各维修基地的高效协作下,成功在厦门、烟台、北京获得737NG机型飞机79项单控项目维修能力以及重庆维修基地737NG机型3P检(24项工作)维修能力,减少了因维修任务原因的调机约700架次,为公司运行成本管控做出了较大贡献。

二是深化基地多地点维修能力,持续提升厦门、烟台定检维修保障能力。目前山航机队737NG机型飞机120架,每架飞机每年需要执行6.7架次定检工作,120架飞机合计800架次。2020年下半年,厦门基地737-700/800机型维修能力将提升到12P、烟台基地737-700/800机型维修能力将提升到7P,机务维修系统的分地点维修能力的提升,将大幅减少调机工作。同时有效应对公司“十四五”规划中未来飞机数量达到170-180架带来的维修工作压力,保障公司的快速发展。

随着各维修基地能力的不断深化、提升,山航工程技术公司将形成完善的飞机维修保障网络,充分挖掘各基地维修资源潜能,为公司维修布局打下坚实基础。异地维修原则、标准的统一,为工程技术公司今后在外基地实施异地维修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通过向局方报批维修能力清单的方式,厦门、烟台、北京、重庆、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基地均已具备对当地过夜飞机实施异地维修工作项目的能力。

山航工程技术公司将紧抓行业机遇,持续推进维修保障模式转换,实现公司维修资源共享,优化维修产业布局,避免人力、设备、设施等维修资源的浪费,提升航班运行保障效率,降低公司运营管理及维修成本,助力山航高质量发展。

(山航工程技术公司安全质量部供稿 文/高树锋 王珂)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