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贵州机务带你沉浸式体验拆“飞机盲盒”

(通讯员 李昂)2022年6月的深夜,0时03分,南航贵州公司飞机维修厂航线值班室内,机务工程师陆昌正聚精会神的比对着两张看似一模一样的照片,不一会就发现了端倪。

“你看这里”,陆昌把图片放大:“这根管子靠近阴影一侧有一点裂纹。”

“不愧是安全标兵,这眼神绝了,我们找了很久才找到!”,同伴称赞道,然后又叹了口气:“谁知道,同一架飞机同一个位置,明明就间隔了一天,居然有这么大的故障。要我说,这可比盲盒刺激多了。”

是啊,飞机就是这样,同一架飞机每次进港情况都会不一样,跟拆盲盒似的。如果说有比拆盲盒更刺激的项目,那就是拆“飞机盲盒”,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巨大的铁皮盒子里面藏着什么“大礼”。

思忖间,手机震动了起来。陆昌把视线从图片上移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00:30,B-5759,415L,航后放行”。确认了E家信息,他站起来舒展了下筋骨,随即斜挎上手电,拿着对讲机,大步离开了值班室。

一、例行检查

0时25分,可能是做过勤务清洁的原因,B-5759比陆昌昨天见到时要更干净一些。从别人手里接过工卡后,他点亮手电,顺着光线仔细检查了起来。雷达罩,前轮舱,左发,左大翼,手电照向了左大翼下方盖板,一切好像都挺正常的。

“盖板无缺陷,螺钉无丢失,检查正常……吗?”签卡确认的动作停住了,陆昌皱着眉头,站在原地再次回忆检查过程,发现几个位置在记忆里仍然打着问号。“拆盲盒嘛,线索往往就在表面”,陆昌笑着安慰自己一句,又重新检查起来。

二、异物初现

随着问号区域的打开,陆昌敏锐的察觉到了异常。他将手电左右晃了晃,发现了副翼前部盖板的缝隙间,有类似于丝状的“异物”,但是距离太远,不能判断是什么物质。

推来工作梯,陆昌作出进一步的检查。他用手捏住细丝,在光线下仔细辨认起来,确认丝状物竟然是一缕稻草。他把稻草扯了下来,判断以稻草的硬度很难对飞机造成损伤。保险起见,他又用手在缝隙周边摸了下,并没有凹坑或者划痕。

“可是,它毕竟是‘盲盒’啊,总得把盒子打开吧。”没有多少犹豫,陆昌抛开了表面正常的结论,决定转动副翼,对缝隙进行进一步检查。

 

  • 谜底终现

陆昌向车间汇报了故障信息及转动副翼的请求,得到了车间的允许和支援。在完成副翼转动之后,他再次站上了工作梯,拿着手电向隔板内照去,更多的丝状物映入了你的视线。果然如此,陆昌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借来工具,他把盖板拆开,赫然露出了藏在隔板深处的一团稻草。

将稻草拿出,陆昌向隔板内部照了照,确保没有残留。随后便将视线放在了手里的草团上,他捏了捏手中的稻草,却突兀的出现了一点柔软的触感。扒开一看,一根羽毛夹杂在稻草里!

羽毛?鸟毛?鸟?鸟击?!陆昌被自己下意识的反应吓了一跳,然后又苦笑了一下,得,真是个充满惊喜的“大盲盒”啊,继续拆吧!

 

  • 真相

为了找寻可能的鸟击痕迹,陆昌把头歪成了一个很不舒服的姿势,借着手电光奋力向深入看去。这一站,就是半个小时。

没有血迹、没有凹坑、没有划痕,隔框无损坏裂纹。随着一项项的排除,陆昌的心也一点点放下来。

在一切检查正常以后,他放松的缓缓坐下,使劲抹了抹汗,接着又长出了一口气。今晚的“飞机盲盒”还真是给了足够多的“惊喜”,如果当时没有……算了,没有这么多如果,毕竟下次也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不是吗?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