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历史经验,专注气象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极端天气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落实“提质增效”的工作要求,以经验总结和模式更新为突破口,提升服务品质,全力做好暑运气象服务保障工作。9月9日上午,气象台召开了强降水天气案例分析会。会议由气象台张开俊台长主持,气象台领导、综合业务部、安管部及气象台各科室人员现场参会或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加会议。

气象台高度重视此次案例分析会,前期收集整理了大量历史气象资料。本次案例分析会,主要分析了本年度8月18日与1997年7月29日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本年度8月18日,本场18号跑道降水量38.1毫米,36号跑道降水量60.5毫米,1小时降水量达36.2毫米。1997年,7月29日,本场降水量32.2毫米,区域内河套北部局地出现超500毫米降水,祁连山区东段出现超200毫米降水。两次降水过程均为中川机场近几十年来较为罕见的极端天气过程。

会议期间,预报员从天气过程回顾(本场、区域天气实况)、形势场、环境条件、要素特征、单点时序特点等方面出发,总结了两次天气过程的成因及预报思路的关键点,并通过展示分析1997年的历史气象资料,讲解了强降水带来衍生灾害的原因。

在讨论环节,参会人员分别提出了当前中川机场气象服务与保障的看法和技术建议,重点关注了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认为8月18日强降水过程天气形势与甘肃省短时强降水概念模型中的副高边缘型有高度相似性,对于极端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关键天气系统、关键环境条件、关键物理量,这三个方面的把握很重要。

通过研究与讨论,气象台总结归纳了这2次强降水天气的形成原因。从形势场上看需要考虑热带风暴对高原地区带来的降水影响。同时对于副高相关的极端强降水天气,需重点关注低空偏南急流、低层的切变线和冷锋等天气形势的突出特征,也需重点关注中低层水汽条件、低层高温高湿情况、低层冷空气侵入等关键条件和相关物理量,特别是热力不稳定方面需着重分析是否具有强位势不稳定。

会议最后,张开俊台长评价本次案例分析会是一次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并提出了四点建议:一、在兰州区域内典型强降水的个例较少,气象台极端天气工作组应当做好典型个例的资料收集、汇总、存储工作;二、在今后的气象台天气复盘工作中,需要更多的体现出气象设备的意义,提升气象资料的应用;三、探测设备在不断的进步,气象资料越发的多元化,气象预报工作的分析手段也需要不断优化,展现气象服务产品的多样性;四、在多次天气过程联合复盘分析时,需加强个例间的对比总结,归纳总结出典型的预报概念模型。

此次强降水天气案例分析会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对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复盘,加深了气象一线人员对强降水天气成因的认识与理解,理清了预报思路。为暑运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夯实了基础。(通讯员:李鑫、蔡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