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勇做新时代追梦人

(通讯员:商丽)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开始了他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用口述史的写作方式,采访实录了29人,其中既有当时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当时与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一笔一划地为我们素描了一个北京知青的形象,用最真实的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恶劣的自然条件、繁重的劳动生活和严酷的政治考验,磨炼了其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品格风范。认真品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后,除了内心的冲击与震撼和心灵的洗礼与升华,更多的是静下心来之后对自己的思考和凝视。

要学习青年习近平不变的初心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以实践做出了诠释。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对知识青年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接受艰巨挑战,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将青春燃烧在了革命圣地广袤的黄土地上。总书记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因为父亲的原因背上了“家庭成分不好”的罪名,但他始终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始终对党充满热忱。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本来拥有机会离开这里去上大学的他却毅然决然选择了留了下来,继续践行他的人生目标和信念:为人民做实事。这就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矢志不渝、什么叫理想坚定,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坚守初心不动摇的学习楷模。

要学习青年习近平勤学善思、终身学习的进取精神。酷爱读书,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谈到的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印象。一孔窑洞、一盏煤油灯、两箱图书,青年习近平即便身处困顿也没有失去对知识的渴求,“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读书成了他始终坚持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他不仅爱读书,而且善读书,力求知其所以然。当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之所以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之所以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与他注重学习、读书有关,与他“厚积薄发”的积累有关。我们广大青年应当结合青年习近平读书学习的事例,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生活方式,真正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中打牢自身成长的根基。

要学习青年习近平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插队的陕北地区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在这七年里,他扎根黄土地,从“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连婆姨都不如的每天五六个工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青年习近平用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付出,生动诠释了他说的那句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成长经历和人生际遇,我们不能总想着一直身处顺境,有时候,像总书记这样,敢于在逆境中锤炼自己,逆风飞翔,才能迎风而上!

要学习青年习近平心系百姓、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在七年知青岁月中,青年习近平始终塌下身子深入群众,秉持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的理念,20岁时就挑起大队党支书重担,带领乡亲们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点、铁业社、磨坊,还千里迢迢赴四川考察学习,办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论……他用双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为改变陕北老百姓生存境遇和生活状态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实事和好事。这不就是我们这一代青年所要学习的,所要具备的家国情怀吗?新时期的年轻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与百姓心连心。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肩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立下“少年心事当拏云”的高远志向,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