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已完成,现第二次向公众公示该项目环评有关信息:
一、项目名称:石家庄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项目。
二、建设项目情况:总投资200000万元;新建15万平方米航站楼一座及相关的配套工程,建成后新老航站楼合计面积为20.4万m2,能满足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的要求。本期工程需新征原属北王庄、新城铺、北辛庄的土地共188.02公顷(2820.3亩)。新增机位数29个(13C11D4E1F)新增登机桥固定段29个,活动段34个;停车场铺装面积:65701m2;建设行车道面积97198m2,拆除旧路22000m2;建第二供水站,占地面积1.8公顷,内设两座2500立方米清水池,设配水泵房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加氯间及办公用房、辅助用房。预留满足总段规划供水能力的发展空间;扩建污水处理厂6000m3/d处理能力,总处理能力为11000m3/d,改扩建后占地面积约1公顷;中水回用量约4160m3/d ,建设中水回用管线7公里,采用“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水;并对配套的通讯、照明、供暖供气、排水等设施进行扩容改造。本工程 2010年年底开始施工,2014年建成并投入运营。
三、主要环境影响:施工期扬尘、噪声生态环境,运营期间飞机起降噪声、汽车尾气、生活污水、航空和生活垃圾等。
四、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采取洒水降尘,临时隔声降噪处理,减少临时用地,保护水土,绿化等防护措施;营运期间对噪声超标的居民和学校建筑采取搬迁或安装通风隔声窗等措施,使室内噪声达标;拆除航空垃圾焚烧炉,将国际航空垃圾消毒处理后送垃圾填埋场处理,国内航空垃圾和生活垃圾送垃圾填埋场处置,供热制冷采用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污水经机场扩容后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景观绿化和冲厕,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景观湖和雨水渗坑采用土工膜进行防渗处理,不会污染地下水体。石家庄国际机场各污染防治措施从技术经济、环保上分析可行。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符合石家庄市及石家庄国际机场总体规划要求,在加强环境管理,切实落实环评报告书中各项环保措施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其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要求,从环保角度认为该建设项目可行。
六、公众参与的方式及时间:调查范围为机场周围的居民、学校及企事业单位,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查阅报告书简本并填写公众意见调查表,也可以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向环评单位或建设单位提出环境保护建议或意见。
七、联系方式:
1、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电话:010—62932252,传真:010—62932252,邮箱:zhangw@rcees.ac.cn
联系人:张微;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裕华东路70号 邮编:050018;电话:0311-85822660,传真:0311-85885056,邮箱:xiaofengliu110@163.com 联系人:刘孝峰
2、建设单位:河北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扩建工程指挥部;地址:石家庄市正定县新城铺镇;联系人:李冀猛;电话:88027539;邮箱: hbjc_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