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17日),包括北京2架警用直升机在内的全国多个地区的警用直升机,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红海子滩举行战训结合教范式综合演练。据了解,北京警方的两架直升机主要参演的科目是空中侦查图像传输、空中警力支援悬停上下特警队员、索降和低空投放。
摄/记者曹博远
图为特警从悬停的直升机上索降
直升机正在编队飞行
本报记者被救援人员救上直升机
直升机在空中监视的内容同步传回地面,警察正通过接收器观看内容
医护人员正在用望远镜观看飞机救援的情况
警用直升机集训
全国多个地区的警用直升机,昨天开始在内蒙古进行演练。训练科目包括巡查指挥、紧急救援、空中追捕等。
全国“警字号”直升机 首次集训
10架直升机内蒙古演练 特警机上射中“被劫”车辆 本报记者现场体验被救援
在“轰轰轰”的旋翼转动声音中,10架标有“公安”字样的直升机分成两列从草原上空飞过。
昨天,包括北京2架警用直升机在内的全国多个地区的警用直升机,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红海子滩举行战训结合教范式综合演练。
这是全国警用直升机首次大规模转场集中演练。
现场
10架直升机参加集训
记者在现场看到,训练场就建在大草原上,3米多高的指挥塔台、用砖头砌出的停机区域、战地帐篷、作为射击目标的红气球以及周围的特警车辆都散发出实战的气息。
演练与实战相结合,以巡查指挥、紧急救援、空中追捕等任务为训练科目。综合演练历时20余天,参演人员200余人,参演直升机包括北京、上海、南京、郑州、三门峡5个市公安局和陕西、广东2个省公安厅的共计10架警用直升机。
据有关人士介绍,演练是对公安部门的警用航空设备一次高度检验,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警用航空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据了解,北京警方的两架直升机主要参演的科目是空中侦查图像传输、空中警力支援悬停上下特警队员、索降和低空投放。
特警机舱内射击“被劫”车辆
鄂尔多斯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在团结路2公里处,有一辆白色小轿车被犯罪分子劫持,并威胁司机沿团结路向南逃窜”。
接到110指挥中心命令后,2架直升机搭载2名狙击手向指定地域飞来,犯罪分子劫持的小轿车正在慌忙逃窜。
A119直升机负责空中监视,通过电台向110指挥中心报告情况,同时指示路面追击的警车赶往现场加入行动。
R44直升机在空中跟随着白色小轿车行驶,时而急停,时而急转,始终保持在小轿车的斜上方,以便给狙击手创造最佳射击条件。
在寻找好时机后,机舱门打开,狙击手向小轿车的轮胎射击,车被击中无法行驶。随后赶到的民警将犯罪嫌疑人带下轿车。
这是发生在集中演练中精彩的一幕。
体验
记者扮演海上被困人员
在高楼、山谷、海面等地势复杂的区域实施空中救援,是直升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项任务,演练选择了最为复杂的海面作为演习背景。
由于海上风浪作用,被困人员是不可能固定在一个地点不动的。这需要飞行员、绞盘手与救生员密切配合,使救生员下降到被困人员附近实施救援。
在演习场上,本报记者扮演起了被困人员,需要救援人员从直升机上索降到地面实施营救。
记者蹲在地面上伸着双臂,来回晃动身体,并小范围地移动位置,以模拟在海面上漂浮。
直升机从远处飞来,在与记者有20米远左右的距离外,舱门打开,身穿橙黄色救援服的救生员被绞车钢索放到半空中,观察被困人员的位置。
救援
1分钟后被救上机
直升机悬停在地面上空20米处,在呼呼的风声中,救生员“降落”地面,用手势示意记者高举双臂,将安全带套到记者胸前,拉紧环扣。
随后,救生员将记者揽入怀中,用双腿环形扣住记者的腿。在确保安全后,救生员举起右手,示意飞机上的绞盘手拉起绞盘,将两人缓缓吊起。
在半空中,记者感觉到身体在匀速上升,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由于面向救生员前胸,看不到周围的参照物也不会出现恐高反应。大约1分钟左右,记者已经到达飞机处,背对机舱门,在绞盘手的帮助下,记者首先被抬进了机舱。
待救生员进入机舱后,飞机将记者运送到安全地点,交给医护人员。
各省市公安机关参训一览表
警务航空队 参训直升机
北京市公安局 A109E、AW139型直升机各1架
上海市公安局 EC135、EC155型直升机各1架
广东省公安厅 EC135型直升机1架
三门峡市公安局 R44型直升机1架
延安市公安局 R44型直升机1架
南京市公安局 直九型直升机1架
郑州市公安局 R44、A119型直升机各1架
文/记者王媛媛摄/记者曹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