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需要强大的交通体系作为支撑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交通强国”的阐释引发了交通物流业界广泛关注。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民航资深专家李晓津教授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五年里,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突飞猛进,民航旅客运输量快速增长,高铁网络覆盖范围不断加大,交通运输行业对各行各业的贡献成倍增长,交通运输强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其中,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4万公里,高速铁路里程突破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5%左右;公路总里程达到469.6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3万公里,跃居世界首位;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1万公里,规模以上港口万吨级泊位达2317个,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处在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展望未来,仍然大有可为。”李晓津表示,交通强国的建设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李晓津认为,习总书记所提到的这一主要矛盾在交通运输行业体现尤为明显。虽然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比如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今年有望超过1亿人次,上海两大机场累积年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1亿人次,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世界领先,但是也应该看到,偏远地区交通运输覆盖仍然不够,出行仍然不方便。在交通强国建设过程中,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重点和难点包括如何让交通运输更便捷、更安全、更经济。

除此之外,发展绿色交通也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李晓津告诉本报记者,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交通运输污染物排放量占全部污染排放物的四分之一,如何解决交通污染仍需要做很多工作,这有赖于布局综合交通体系。

李晓津表示,交通强国的建设除了要以人民的需求为标准外,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还包括与其他国家的竞争。运输行业国际化程度比较高,跨国经营的案例很多。比如新加坡樟宜机场在世界各地托管了几个机场,中国的交通运输企业也可以尝试走出国门托管国外企业,这是我国交通运输实力的体现。

据李晓津介绍,目前我国民航业中,春秋航空和海南航空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在国外直接注册航空公司或者收购国外企业,直接参与到国外市场的竞争。铁路、航运等也可以多进行类似尝试。

今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在李晓津看来,交通运输工具的出口也是一个国家交通实力的体现。“目前C919更重要的还是如何在国内尽快达产适航飞起来。从目前的市场来看,C919在东南亚、南亚、非洲有很大的市场机遇,从中期来看,国产大飞机也要尽可能开拓中国民航快速发展的市场,在国家扶持和民航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在不远的将来C919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李晓津表示,目前高铁制造出口已经走在前列,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口都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交通会改变中国,一个强国也必须要有强大的交通体系来作为支撑。”李晓津说道。(来源:中国经营网 向炎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