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寰创通信科技李大芃:提升场景救援通信 推动防灾减灾事业发展

    5月13日,作为“长三角地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重量级品牌活动之一,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

    据悉,本届博览会吸引到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顶尖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应急救援、智慧安防、防灾减灾等领域的3000余件前沿装备与技术,其中120件突破性创新产品为全球或亚洲首秀。AI预警系统、智能消防无人机、模块化水域救援机器人等"黑科技"重磅登场,将在城市安全治理、极端天气应对、跨境协同救援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进程。

    活动期间,上海寰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大芃接受了新华网专访,分享了其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创新性展品以及如何应对未来应急救援的挑战与困难。

    新华网:今年带来了哪些特别引人注目或者具有创新性的展品?它们分别有什么独特之处?

    新华网:今年带来了哪些特别引人注目或者具有创新性的展品?它们分别有什么独特之处?新华网:今年带来了哪些特别引人注目或者具有创新性的展品?它们分别有什么独特之处?

    李大芃:今年上海寰创重点展示了两款产品,一款是小型机载自组网模块,这款产品在去年全国的航空应急建设中获得非常广泛的认可和采购,它不仅体积小重量轻可以适配多种类型的无人机载荷平台,而且可以向上和大型长航时固定无人机实现无缝对接,真正的实现从国家级航空救援平台到省级、地市级的贯通;另一款是微型的随身自组网终端,它的重量极轻不到200克,主要是用于救援人员随身携带进入灾害现场,可以在三断的情况下为灾害现场和前方指挥部之间搭建一条应急的宽带通道,为现场指挥带来便利。

    新华网:对于企业来说您认为当前应急管理和救援领域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新华网:对于企业来说您认为当前应急管理和救援领域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新华网:对于企业来说您认为当前应急管理和救援领域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李大芃:对应急通信来讲,现在面临最大的挑战是高楼的室内救援场景的通信问题。现在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当火灾发生时在高楼和地下室等场景公网已经完全不可用,卫星通信的使用场景也受限,自组网虽然可以使用但是如何在紧急救援场景下快速选择中继点也是一个技术难题,这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和救援人员不断研究摸索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们国家不仅地质灾害频发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火灾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应急通信应急救援是未来国家十五五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这其中有很多问题仍有待解决,值得有实力的厂家持续投入研发力量。

    新华网:在未来,贵公司计划如何继续履行社会责任,推动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

    新华网:在未来,贵公司计划如何继续履行社会责任,推动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新华网:在未来,贵公司计划如何继续履行社会责任,推动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

    李大芃:作为在应急和消防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通信设备公司,我司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国家的防灾减灾救灾事业。我们多年来都积极响应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消防救援局的号召,坚持无偿投入人力物力和参与各类国家需要的重大灾害救援工作,坚持无偿配合有关部委科研单位积极探索应急救援的新技术新方向并捐赠设备,为有关灾害救援协会捐款。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