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在临空经济赛道上,西安市正穷追不舍,“东方孟菲斯”,呼之欲出。

《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2019—2035年)》近日正式印发实施,其中明确提出了全球高端要素链接中枢、内陆临空经济创新典范、陕西追赶超越新动力源的总体定位,通过“3456”临空发展战略,着力将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余温尚未散去,重磅利好再次加持。

根据西安市日前发布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工作方案(2020—2022年)》,西安市将做大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空港综合保税区、临空会展综合体、飞机维修基地等承载园区建设,建成空港国际商务中心、航企总部基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时效敏感型产业集聚,到2022年,临空经济规模突破260亿元。

得枢纽者得天下。深居内陆的西安市近两年来将打造航空枢纽,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作为追赶超越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临空经济正成为中西部内陆城市跨越式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动力模式,能够不断拉近与世界的距离。”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认为,发展临空经济对于陕西西安而言,不亚于二次开放,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将进一步强化航空枢纽在陕西对外开放中的先行和引领作用。

在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中扮演了极为重要角色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就是西安距离世界最近的地方。随着“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六大功能性平台不断完善,临空经济发展要素日益聚集、功能配套愈发完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已经快速成长为高端资源的吸附器和辐射源,目前,区内累计招引航空偏好性强的企业77家、国内外物流企业144家,临空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2018年,区内临空经济产值突破100亿元。

在万米高空,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飞往世界各地的航线越来越多,全球客货飞机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降中转也更加频繁。数据显示,201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全年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30万吨,居于全国第13位,增幅位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今年1月至9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货站完成货邮吞吐量20.7万吨,拉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26.4万吨,同比增长21.2%,累计增速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

“在国内主要大型机场货邮增速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量、增速屡创新高,实现逆势增长,这充分体现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枢纽的地位,也体现了航空发展带来的强劲动能。”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贺键表示。

在过去一年里,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也频频亮相英国范堡罗航展、珠海航展、丝博会各大展会,持续推动临空经济上下游优质资源协同发展。

如今,以航空主业为突破,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内已聚集超过140家企业,涵盖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运输等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了临空全产业链,促进了人流、物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高效集聚,为追赶超越提供了强劲动能。

更多政策利好正在赶来的路上。如制定出台7个专项招商优惠政策,涵盖“双创”、外资、中介奖励、总部经济、航空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10个领域,携手构建覆盖天空、地面的物流网络,稳步推进“中国孟菲斯”建设。

西安的雄心壮志并不仅于此。自去年开始,西安就已积极探索申报首个内陆型自由贸易港,陕西省确认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为陕西省申报、建设自由贸易港主体。

未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将努力打造“全球高端要素联接中枢、内陆临空经济创新典范、陕西追赶超越重要引擎”,以密织航线为“横坐标”,以提升货邮吞吐量为“纵坐标”,构筑形成“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的航空网络格局,推动西安临空经济裂变式增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内陆地区的开放发展提供典型示范。

古都西安,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乘着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的“翅膀”,将飞得更高、更远。(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