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州铁塔智能监管赋能水源地保护 筑牢市民饮水安全防线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水,不仅是滋养万物的生命之源,也是关乎万千市民健康的关键所在。赣州市第二水厂水源地,作为中心城区居民饮用水的“大水缸”,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着赣州市民的生活品质。

    曾几何时,赣州市第二水厂水源地面临诸多挑战。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时,防护预警设施的短板暴露无遗,水质安全随时可能受到威胁,城市居民用水也一度陷入危机。面对困境,赣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水源地智能化、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在赣州市生态环境局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的大力支持下,赣州铁塔助力打造的赣州市第二水厂饮用水源地智能监管项目,成为保障市民饮水安全的坚固屏障。

    协同联动,创新水环境监管手段至关重要。该项目整合无人机、高空视频、电子围栏、水质自动监测、生物毒性预警监控等前沿技术,宛如织就一张紧密的“智慧网”,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着水源地。通过搭建数字平台,将各考核断面的在线数据、手动监测数据以及污染源清单等进行整合,利用电子地图直观展示各项水环境要素、监测数据和污染源情况,真正做到水环境管理“一张图”“一个清单”“一个闭环”。一旦有违法违规行为出现,无论是非法捕捞,还是垃圾倾倒,都能被精准捕捉、高清采集和精准解析,并通过APP迅速通知监管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违法预警事件“监测—评估—预警—应急—处置”的闭环监管,有效提升水环境综合预警能力,让水污染问题无处遁形。

    模拟预警功能为防范水污染风险增添了一道“智慧护盾”。项目组录入河流基本信息、应急物资储量等关键数据,结合实际污染事件监测资料,构建污染事故分析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水污染扩散范围及污染物浓度,并以动态视频展示,为科学防控与应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极大提升了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能力。

    自平台运行以来,自动喊话告警功能已成功劝离在隔离防护网附近活动的群众60余名,执法部门对4名翻越围栏违法垂钓的群众进行了现场处罚。河道漂浮物预警系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预警40余次,属地乡镇积极响应,清理河道垃圾及漂浮物约190吨,成功保持水源地零污染纪录,显著提高了水源地的抗风险能力,不仅保障了市民的饮水安全,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9月,在生态环境部主办的“中国—东盟国际环保展环保数字化发展论坛”上,该项目作为示范项目进行经验分享;2024年3月,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高水平信息化建设赣州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各地相关部门纷纷前来学习取经。如今,赣州市第二水厂饮用水源地智能监管项目已成为行业标杆,推动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朝着更高水平、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刊载于《通信世界》

    总第967期 2025年5月10日 第9期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特刊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