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玛纳斯县5.16万亩冬小麦进入抽穗期,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运用植保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数字技术开展“一喷三防”精准作业,为粮食稳产注入科技动能。
5月8日,在乐土驿镇郑家庄村的千亩冬小麦田里,绿油油的小麦苗齐根壮,长势喜人。植保无人机正在麦田上空精准作业,均匀喷洒着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和病虫害防治药剂的混合溶液。这种智能化的田间管理方式,能有效促进小麦灌浆增重,还能实现全方位无死角覆盖。与传统大马力拖拉机作业相比,无人机作业每亩可节省成本5元,效率提升数倍。
乐土驿镇郑家庄村村民王彦成说:“无人机作业效率高,喷洒均匀,是以前大马力拖拉机作业效率的好几倍,而且无人机作业费用能省1000多元。”
作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玛纳斯县打造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正改变传统农耕模式。农户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可以实时掌握土壤墒情、温度变化及作物长势等关键数据,科学制定施肥方案。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化肥利用率,实现了节本增效。
乐土驿镇郑家庄村村民王彦成说:“我们现在种冬小麦,通过技术员提供的大数据平台,可有效监测冬小麦的病情、虫情,在施肥方面更加精确,提高了田管效率,产量明显提升,通过应用大数据平台和这些科学种植技术的指导,我们冬小麦的亩产量现在已提升至600公斤到700公斤之间。”
如今,从播种到收获,数字技术贯穿冬小麦种植全过程。依托卫星遥感和大数据监测平台,技术人员可实时跟踪小麦长势,精准指导田间管理。每一块麦田的用药量、作业面积等数据都实现全程可追溯,确保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玛纳斯县数字农业技术员张宝帅说:“目前玛纳斯县5.16万亩冬小麦大部分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少量种植比较早的小麦已经开始抽穗,正是小麦种植生长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大数据平台中的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到小麦地的长势和病虫害情况,我们会把这些监测到的情况实时反馈给农户,农户可以根据地里小麦的长势强弱,以及地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帮助农户增产增收。”(瓦力斯江 居尔艾提 高欣怡 马热亚 杨家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