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演练及科普活动

    华声在线5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彭婷 颜石敦 通讯员 范警元 王琳 朱英姿)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今天,我省开展了多场防灾减灾宣传演练和科普活动,指导公众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提升防范应对能力,筑牢安全防线。

    在长沙滨江文化园,由省应急委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主办的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演练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现场,北斗巡查无人机、水下机器人、排涝车等20余种新型应急装备颇为“吸睛”。长沙市开福区消防救援大队、蓝天救援队联合演示的快速救援、无人机抛投救生圈等实战技术,赢得了阵阵掌声。基层一线安全专干通过图片识别、风险分析等,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由省水利厅主办的极端暴雨洪水防御演练,分别在湘潭市雨湖区湘江大堤天星堤、浏阳市古港镇宝盖寺村、湘潭县石牛水库举行。演练中,面对强降雨,水利部门迅速研判汛情发展,根据汛情,启动洪水防御应急响应,科学调度各类水库预泄迎洪,专家前置一线。湘江大堤天星堤上,当地组织开展砍青扫障,对堤防进行巡查,面对漫堤险情,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迅速消除了隐患。山洪灾害防御一直是湖南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演练中,古港镇宝盖寺村因强降雨引发山洪,当地提前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汛期,水库防守同样十分重要,演练模拟石牛水库发生漏水险情,30多名抢险队员合力排除了险情。

    在韶山市,中国地震局举办的全国第二届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形式,通过科普展演、应急演练、科普讲座等活动,向市民讲解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活动中,正式发布了《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这是全国层面首次编制的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行为技能规范,可系统提升公众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