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训”应“汛”护安澜

      4月25日,在德安縣彭山錫礦尾礦庫,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起飛,進行“險情”偵查,實時傳送現場畫面。

      4月25日,在九江市尾礦庫(頭頂庫)綜合應急救援演練現場,救援人員運送沙袋,搶築子堤。

     

      4月25日,在九江市尾礦庫(頭頂庫)綜合應急救援演練現場,救援人員將沙石裝袋,用於“險情”處置。

      

     

      4月25日,在德安縣彭山錫礦尾礦庫,演練人員在壩體巡查,排除“管涌”隱患。

      

     

      5月8日,吉安縣君山湖水庫,救援人員駕駛橡皮艇前往指定水域,搜索和轉移“被困”群眾。

      

      5月8日,吉安縣專業森林消防大隊隊員利用水上機器人充當移動浮力&&,通過遙控牽引將“落水者”送至岸邊。

      5月8日,吉安縣專業森林消防大隊隊員清點、整理防汛物資。

      5月8日,吉安縣應急管理局出動大型排澇車抽排“積水”,快速降低“內澇”水位。

      

      5月7日,贛江豐城段水域,救援人員駕駛橡皮艇“救援”被困航標的群眾。

      5月7日,豐城市專業森林消防隊、藍天救援隊、平安應急救援隊在贛江豐城段水域進行水上搜救隊形演練。

      “強降雨”後,德安縣彭山錫礦尾礦庫水位暴漲,庫區部分道路阻斷,壩頂發生漫溢、壩腳出現管涌等“險情”。險情就是命令!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立即起飛,進行“險情”偵查,實時傳送現場畫面;救援隊伍快速集結,進行通道搶修、搶築子堤、緊急排澇、轉移群眾等處置……

      4月25日,2025年九江市尾礦庫(頭頂庫)綜合應急救援演練在德安縣彭山錫礦尾礦庫展開,多部門、多隊伍在應急救援處置中聯合作戰、默契配合,將科技裝備與實戰經驗深度融合,順利完成各項任務,為應對實際災害積累了寶貴經驗。

      贛江豐城段水位“突漲”,有群眾“被困”江上航標。因水流湍急,“被困人員”在搖晃的航標上逐漸體力不支。豐城市專業森林消防隊、藍天救援隊、平安應急救援隊聞令而動,出動衝鋒舟、橡皮艇迅速前往指定水域,開展落水人員施救、受困群眾轉移等應急救援處置。5月7日,豐城市應急管理局在贛江豐城段水域舉行2025年水上救援應急演練,通過實景模擬、全要素聯動、先進適用裝備協同,錘煉隊伍快速響應、協調聯動和應急處置硬實力。

      5月8日,吉安縣專業森林消防大隊在君山湖水庫開展全要素實戰化演練。隨着總指揮一聲令下,搭載熱成像儀的六旋翼無人機率先升空,對3公里“受災區域”進行三維建模,實時回傳水位變化及“被困人員”坐標。一台大型排澇車同步啟動,以每小時5000立方米的抽排水量快速降低“內澇”水位。水上機器人充當移動浮力&&,通過遙控牽引將“落水者”以2節航速平穩轉運至安全區……

      今年以來,我省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緊盯薄弱環節,從嚴從細做好防汛各項工作。全省共落實行政責任人、水庫和圩堤等工程“五個責任人”、山洪災害五級聯防責任人、地質災害等各類責任人12萬餘名,形成全省上下齊抓共管、高效協同的防汛工作體系。提前落實各類應急搶險救援力量2.8萬餘人、防汛專家1096名,舉辦了全省防汛責任人培訓班和防汛專家、值班員培訓班。儲備防汛抗旱物資總價值8.56億元,去年依託國債項目新增價值9億元的應急救援裝備已下撥至各應急救援隊伍。(記者 楊繼紅 林 君 吳文兵 田 野)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