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5月14日消息(记者 荣冀晴)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将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5月14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从基本情况、平台建设、创新点等方面对本届文博会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央广网记者 荣冀晴 摄)
据介绍,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另设52个分会场,分布在全市各区。本届展会共组织了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11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展会将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目前,招展工作已基本完成,已转入展务服务筹备阶段。
据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刘蕾介绍,本届文博会将坚持“文化”和“科技”的“双核驱动”:一方面是坚守文化底色,始终把文化摆在首位,大力组织各地文艺精品剧目、优秀非遗传承项目、重点文博场馆、优秀影视作品、精品出版物、代表性文创产品等文化属性凸显的优质项目和企业参展,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是突出科技赋能,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邀请6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参展,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AI科技演出、AI共创互动等创新呈现新质生产力与文产新业态、新消费,同时,AI会展助手“文小博”将首次亮相,具身机器人也将参与迎宾、志愿服务、导览、采访等工作。
文博会作为国内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的展会,对全国文化产业起着重要的平台带动和支撑作用。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深圳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苏荣才介绍,本届文博会紧紧围绕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以人工智能重塑文博会,重点突出博览和交易功能,不断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持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着力将文博会打造成为“七个超级平台”,即文化产品和服务超级交易平台、文化产业投融资超级服务平台、文化新技术新产品超级发布平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超级共创平台、文化开放与出海超级贸易平台、文化企业与品牌超级传播平台和文化改革发展成就超级展示平台,进一步擦亮“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金字招牌。
在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方面,文博会年年有新意、届届都精彩。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施文丽表示,本届展会有五大新气象值得大家重点关注:一是“顶流”新朋友多,本届文博会吸引了60余家首次参展的“新朋友”;二是AI科技感足,新设人工智能展区,全馆预计有60余家人工智能“常青顶流”企业和“破圈新秀”企业参展;三是首发首秀密,展期全馆将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其中包括合翼航空携全国首个获得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低空观光航空器模型亮相、深圳云洲数字首发国内首家对话式开发者AI大模型等多个重磅新项目、新产品;四是“文创中国”阵容强,主展区从上届1300余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吸引100余家机构、企业和知名IP携重量级文创产品参展;五是国际化程度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全球合作机构、参展产品品类均创历史之最,展会国际化“朋友圈”已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交易力”是文博会的“生命力”。文博会搭建的不仅是展台,更是展商品牌价值跃升的黄金赛道。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石玉介绍,本届展会特别策划了22项促交易措施,通过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再升级,以“文化深水港”对接“经济新蓝海”,实现交易环节的全面扩容、全链赋能、全程无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